第一六三章 云横秦岭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六三章 云横秦岭 (2 / 3)
        听到这里,十一急问道:“姐姐,你这两日里在谷里行走,便是去寻证据,证明你心中的想法么?”晴

        儿闻言微微点头,接着道:“不独于此。两位妹妹,隐庐自古便有一特殊的隐语。这隐语,便是用一些普通的器物,作成相应的暗语。只有隐庐中人推演之后,方可看得明白。晴儿心里有这种怀疑,到谷中便是想找师叔祖留下的隐语,亦或他老人家留下的佐证。”

        谷秋阳听得呆了。朵朵和十一虽艺承绝尘谷主与逍遥散人,然而绝尘谷主离开隐庐之后,虽传授众人武功等技艺,却未曾将晴儿所说的隐语之法予以传授。二人听到此处,再想及晴儿这几日的作为,还有师祖本身的点点滴滴,一时只觉虽无确证,但隐隐约约,晴儿这番言语确实其来有自。

        晴儿道:“这几日晴儿先到两位妹妹所说的那桃树处去看。发现那里数株桃树,其种植之法,却有隐语之相,似乎意有所指。于是晴儿便仔细推算,却推出四个字来。”说到这里,她顿了一顿,却对朵朵二人问道:“两位妹妹,你可知道这四个字说的是什么?”

        谷秋阳听得惊奇已极,十一和朵朵连声抢问道:“

        晴儿姐姐,你快说,到底是哪两个字?”一瞬间脑中便似闪过千百种想法,却均一闪即逝。

        晴儿见状脸上显出哀戚之色,却对二人问道:“这几株桃花,定是师叔祖亲手植下的,对么?”二人见她神色大变,怔怔地点了点头。晴儿长叹一声,道:“那四个字,前两个写的是秦岭,后两个却是蓝关二字,蓝天的蓝,关隘的关。”说到这里,晴儿禁不住叹息:“由此处到隐庐所在的宁夏卫,自然是要过秦岭了。”

        谷秋阳听到这里,心中顿时明了,禁不住脱口急道:“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涌蓝关马不前?”他心中激荡,言语急促,语声中仿佛是在吟咏,却又象是在发问。

        十一和朵朵听得呆了,只见晴儿两眼含泪,对谷秋阳微微点头,眼神中似乎又是感激,又是信任。即而转过头来对朵朵和十一道:“师叔祖他老人家一直都在这里想念自己的家。那便是隐庐。可是到底是什么样的秦岭,如何大的风雪,我等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她说这番话时,语声哀戚,怅然若失,却又隐含自

        责,委实令人动容已极。

        要知道“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涌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出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其全文乃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其中“云横秦岭”两句,说的就是自己在茫茫云海的秦岭,不知道家在何处,皑皑白雪拥堵住蓝关,马也裹足不前。充分表达了被贬途中有家难归之意。

        当时韩愈因直谏被贬至粤地潮州。离长安路途遥远,是以诗中有“路八千”之说。此诗除向自己侄孙韩湘表明不惜残年的忠贞之气,更诉说了恋家难归的悲愤。到结语之时,嘱托韩湘说道:我知道你那么远的路上赶来,总不会是无意而来。既然如此,那就在潮阳的江边上,将我的尸骨收敛回乡吧。

        此诗忠贞之意令人荡气回肠,悲愤之情则更缠绵悱恻,豪迈之情更是直冲云霄,委实是千古佳作。其中“云横秦岭”两句,更为千古传颂。

        正如晴儿所说,绝尘谷主离开隐庐,定有天大的苦

        衷。然而有苦难言,不能自表,只得在此种下数株桃树,用来隐喻和思念隐庐君子堂前的梨花盛景。更何况隐庐远在西北宁夏卫贺兰山下,从绝尘谷要到隐庐,必要路过秦岭。因此之故,绝尘谷主便以隐语写成“秦岭蓝关”四字,来表达自己有家难回之痛。

        听到这里,众人眼前仿佛看到一个苍桑的老人,面对云雾迷漫的秦岭,大雪纷飞的蓝关,踯躅难行的悲凉景象。十一再也忍不住泪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