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有神无法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九章有神无法 (1 / 3)
        江南口中轻斥一声,左掌在剑上似不经意地轻轻摩擦,只听一声清脆的剑吟之声传出。随即长剑光芒大盛。只见他气定神闲,长剑平平一记斜挥,便似毫不经意一般。与此同时,古千帆却见他掌心泛起一团若隐若现的淡光,在他掌中氤氤氲氲,汩汩流动。

        只听“叮--”的一声,刀剑交击。江南一剑,正击在童不怨刀脊之上。童不怨那一刀挟山超海,石破天惊的刀势,居然就此嘎然而止。

        古千帆见状疑惑至极,要知依童不怨那“苍生不怨”的威势,在古千帆眼中看来,此刀江南能否抵抗得住,已经大可存疑。然而即便能挡,那刀剑内力相交,定然也是劲气四射,金铁交鸣之声势必惊天动地,震耳欲聋。

        然而这一切均大出所料,童不怨挟山超海之威,被江南平平一剑斜挥,非但刀势就此止住,而且刀剑相交之声更是平平无奇。全然不似是两个武林高手全力相较,倒更似两个幼童以玩具刀剑戏耍一般。

        古千帆正在惊骇,却见童不怨脸孔扭曲,双眼之中如同两团烈火燃烧,显然又是震惊又是愤怒。只见他双手持刀,与江南长剑相抵。口中怒喝一声,那长刀刃上顿时泛起一缕寒光,在那刀刃之上形如活物,沿着长刀锋利的刀刃奔流不息,吞吐不已。仿佛随时随地,都欲破刀而出,将之身前一切事物,都斩成粉碎。

        古千帆大惊失色,只觉那刀上一股刀气透体而来。要知古千帆离二人尚有一丈距离,亦觉那刀气逼人,割得体肤生疼,寒气袭人,似乎连呼吸也自不畅。然而江南与童不怨刀剑相交,刀气与剑气互校,在那凛人的罡风之中,只见江南全身衣衫烈烈作响,长发如遇狂风般飞扬,却依旧面色如常,坦然自若。

        古千帆见状暗自赞叹,要知他身为第三届丧魂魔君,武功修为之高,在当今武林中亦可说是罕有其匹。此时心中顿时明了。江南那看似平平的一剑,却蕴含了他全身的内力修为。不平刀气首重不平之意,不平刀一门证道,便是要领悟乃至突破这不平二字,是以刀气凌厉无比,霸道绝伦,极重于“外”。只因其自

        创立以来,武功刀意均极其强调一个“破”字。其创立之始,便是因为胸中不平,要破解世间樊篱,最终粉碎世间不平。

        而江南则用是隐庐的“须弥大罗周天神力”贯注剑身,以须弥大罗周天神力的意念,使之欲破无力,身陷其中,渐渐消融。

        要知这须弥大罗周天神力,乃是隐庐祖师爷于须弥山净忘台参悟所得。祖师爷乃西汉时人,一生尊奉《墨子》学说。然而墨家学说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为世人所不容。心中苦闷,半生奔波。

        一日行至朔方北地郡,游览不周山(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头营、二营、三营、三河镇西侧)后,似有所悟。再行至郡中须弥山(今位于宁夏六盘山北端,固原市原州区西北55公里的寺口子河北岸)时突得大彻大悟,遂于山中一峭崖平台之上苦修,参悟墨家经典并天地玄妙之术,多年后神功乃成,称所修练的平台为净忘台,意谓融合天地造化,忘净人间俗欲。因其所悟之地为不周山和须弥山,便又将所练神功命为“须弥大罗周天神力”,又称大罗神功。

        大罗神功二十八字诀“明心净性,不惑不莹。无神无鬼,无物无求。如水如风,如气如意,如是乃融。”其核心,便是一个“融”字。因此,大罗神功虽然威力无穷,却更强调于内,越是到得高深之境,在外间看来,便更是无风无雨,无形无相。

        此时与不平刀相斗,乃是江南多年夙愿,只因他自幼修习隐庐的大罗神功,以及定识天听的修心之术,而其剑法始终无法达到隐庐最高境界“有神无法”之境。是以自知道不平刀在武林之中的威名之后,便念兹在兹,一直渴欲与不平刀一会,以便在与高手较量之中,使自己的剑法修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了解乃至进入“有神无法”之境。

        因此他与童不怨交手之际,知道不平刀乃是罕世无匹的绝顶刀法。心中便不自觉地凝神静气,在内功剑法境界之上,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大罗神功二十八字诀的最高境界。而正因如此,他此时心神俱明,如入忘我之境,剑法上更是化繁为简,初探“有神无法”之妙。

        要知所谓有神无法,便是指在修习剑法之中,达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