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持刀求道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持刀求道 (1 / 3)
        所谓不平刀,乃是百年来武林中最为神秘,被称迹近于魔的刀客。其来历已经不可察考。只知道不平刀在武林中已经沿袭五代。而最为著名的,却是**不平刀李不孤。

        武林中相传,李不孤原是冀中某一山区小村之人。父母家人被当地豪强恶霸所害。其时年方七岁,但性情刚烈,发誓要为家人报仇。

        埋葬家人之后,他每日披麻戴孝跪在官道之旁。村人看他可怜,劝他却不听。只是每日自清晨跪于路边,天黑才自行回去。后来村人渐渐也就由他去了。均觉这孩子只怕因家中惨变,惊惧愤怒,已经是半疯了。

        某一天,路上来了一个怪客。一身黑衣,手里提着一柄长刀。见李不孤跪在路边,便问道:“小朋友,你有何求?”李不孤答道:“我要报仇。”那怪人道:“那你以何酬谢?”李不孤答道:“我身无分文,只有一条性命。”那怪人闻言一怔,哈哈大笑道:“

        那你就用命来还我,走!”

        这个怪人便是第三代不平刀。他帮李不孤杀了豪强,带他离开家乡。后来江湖上便出现了不平刀李不孤。不平刀从不与武林人物往来,却专好锄强扶弱,凡是罪大恶极者,不论其是何门派,身份为何,更不论其武功强弱,不平刀哪怕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将其枭首。

        数十年来,不平刀从未失手。武林各大门派中均有位高辈尊者被不平刀所杀。然而却无一家去找不平刀复仇,一来是自知理亏,二来是不平刀刀法诡异神秘,无人能敌之故。有目睹者,曾称其迹近于魔,神鬼难测。是以武林中人对不平刀畏之如虎,可谓闻者避易,谈之色变。

        二十年前,一封神秘的传帖震动武林。原来那帖上说,不平刀将于当年八月十五夜,月上三竿之时,在风陵渡口召开选徒大会。凡愿参与者,不论出身,来者不拒。可携至亲五至八岁男童赴会。一经选中,便尽授不平刀法。

        一时间,此消息震动武林。四海八方的江湖豪客,

        居然纷至沓来。据与会者称,那夜在风陵渡口,不平刀李不孤独自现身。坐在渡口一株老槐之下,待月上三竿之时,先对赴会者道谢,即而在圆月高悬之下,演了三招不平刀法。并介绍刀法名先后为“不怒”,“不怨”,“不悲。”演刀之后,请带小童来参与选徒的豪客写好姓名地址,交到他的手中。

        据参会人后来讲,那三招刀法,委实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惊世骇俗至极。武林中后来传说不平刀法刀气矫若神龙,凌厉至极;招法却又似雪泥鸿爪,天外飞仙;而看完之后再回想时,却觉那刀又似羚羊挂角,无迹可循。

        当时数百人的会场,静得宛似掉下一根针来,也听得清清楚楚。所有人无不屏息静气,观看不平刀法。刀法演完之后,与会人或忧或喜,或如丧考妣。后来参会的数名刀法名家,居然从此封刀,再也不敢用刀,更不愿意谈论刀法。由此可见那夜不平刀给武林中人震憾之一斑。

        紧接着李不孤宣布选徒。那些江湖人总计带来三十余名小童,李不孤一个个与之问话,言语间不露声色

        。待三十余名小童看完,李不孤道:“不平刀法精义,基于六式,即不怒,不怨。不悲,不喜。不友,不仇。”

        在场数百人静静地听了,心中均在想,这不怒,不怨。不悲,不喜。不友,不仇六式,却又代表何意?

        李不孤继续道:“不平刀选徒,只要愿意静心学刀证道,资质尚佳即可。绝不计较父母出身。而不平刀门的宗旨,则是:天地存正气,提刀斩不平。人间有大道,持刀以求之。先师门,后父母;求大道,绝私情。若有违背,则予以除名正法,概无例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