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秘境 (1 / 2)
一直等众人的歌声散去,孟念祖才重又站起身来,大袖一拂,顿时有数人从大殿之中奔出,却是共同抬着一个雕像。这些人在向孟念祖行礼之后,将雕像置于长案正中之处,顿时,三座香炉之中的香气都被雕像吸引过去,钻入雕像之中,不见了踪影。
孟念祖轻声喝到:“咄,天地之间,万物有灵;四海之内,仁义升平。原本归于天的还于天;原本归于地的还于地;天地之间属于人的人得之。今朝门下众弟子齐聚于此,是因又是仁字符参悟之日,弟子奉先师遗命,不敢懈怠,惟愿天地相合,人间安乐。弟子们此行务当尽心竭力,敢请天护之,地助之。北麓学社第十七代教宗孟念祖携阖门上下拜谢上苍,拜谢始祖。”
说完之后又是跪倒于地,匍匐半刻,方才起身。身后众人亦是如此。
至此时,整个仪式才结束。孟念祖看着站在前面的各学宫核心弟子,向焦仁义等人微微点头,并未说什么,转身率先行去,身后参悟仁字符的十大弟子尾随在他身后,鱼贯而出。
这时,副教宗焦仁义喝到:“教宗才德无双,引领北麓昌盛。预祝众弟子顺利参悟仁字符。”
底下众人轰然大喊,接着就见各学宫弟子纷纷拿出自己学宫拿手法宝或法器,如礼学宫众人拿出的都是戒尺或图章;乐学宫弟子拿出的却是五花八门:长笛、箫、筝、埙等,当众演奏起来;御学宫众人竟是拿出一些小雀,五颜六色的,放出之后,在长空上排成一个“吉”字,在这热闹的场景中,教宗等人已是无影无踪。
孟念祖带着十名核心弟子,在宗门大殿之后穿过一个透明的法阵,几人如融入其中的烟雾,悄然不见。
法阵后面就是一段山路,奇怪的是山路上并无丝毫积雪,彷如这块地方从未下过雪一样,这样行进半晌,在一处山坳处,又是穿过一个法阵,出现在众人面前的竟是一处石碑,碑面之上并无任何字迹,只是仿佛放置过久,碑面上呈现出一种极致的惨白。在石碑的正中,有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孔,除此别无他物。
孟念祖转身对着众位弟子说道:“参悟仁字符,起始之时距今已有数千载,阖宗上下多达数千前辈曾经深入其内,以图能够绘全整个仁字符,却是始终未能如愿。如今,我在教宗位置上亦是七十载了,参悟仁字符也已经进行了四次,却是无人能够在祖先所绘之符上有半点突破。如今轮到你们十位核心弟子,我是寄予了极大的希望的,期望你们能精诚合作,为学社争光。虽然你们出自不同学宫,却都是我学社的顶尖人才,进入之后切不可因利私斗,如果有此种情况者,薛安雨。”
薛安雨急忙拱手说道:“教宗,安雨在。”
“如果有弟子不讲学社道义,私自在内乱来,搅扰其他人参悟者,你可代为师行宗门律令,必要时可以废除其修为,以儆效尤。”
薛安雨急忙答道:“安雨谨遵教宗谕令。想诸位师弟师妹皆是人中龙凤,当不会有如此无智之人,所以请教宗放心,我等必会竭尽全力,不负学社所托。”其余九人皆是躬身行礼,连称不敢。
孟念祖此刻亦只是敲打一番,以免有些桀骜不驯者乱来。见众人态度恭谨,便也是放下心来。这时手指微动,手中出现一块玉石,这块玉石方方正正,洁白无瑕,散发出一种温润的气息,玉石的前面刻着一个“北”字,背面刻着一个“掌”字。
孟念祖手指松开,这玉石竟是浮在空中,缓缓的朝石碑行去,慢慢的嵌入石碑正中的方孔之中。
不一会,石碑上倏然光芒大放,一种温暖的光芒直直射入众人的心里,整个光芒一直在延伸,延伸,像是一条无尽的光路。慢慢的石碑竟然升起在半空之中,释放出的光芒竟然像是两只洁白的翅膀,忽闪忽闪的。
众人紧紧盯住这块悬着的石碑,渐渐的石碑上的光芒散去,石碑恢复了本来模样,慢慢的落了下来,落在它原来所在的地方。
落在原地的石碑不一会就变了模样,好像身材开始长大一般,渐渐拉长,呈现出一个长方的模样。紧接着。“啪”的一声响,石碑打开,现出一个门来,只是门上面仍有一层法阵,隔绝着内外。站在外面,却是看不见里面分毫。
孟念祖大袖轻挥,示意众人进入其中。薛安雨当先而出,对着孟念祖行礼之后,率先进入其中,其余众人亦是如此,片刻之间,门外仅剩孟念祖一人孑然而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