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各敲木鱼
蔡世文与卢观恒这二位为什么听伍秉鉴这般说,就一时间有了慌张的模样?
这还得从朝廷对十三行经营管理上的宗旨说起,其中根本一条就是坚决禁止行商向洋商借贷资本,坚决杜绝行商拖欠洋商货款,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在洋商面前保持天朝上国的尊严和体面。例如乾隆二十四年1759朝廷颁布的“防夷五事”中就规定:“嗣后内地民人,概不许与夷商领本经营,往来借贷。倘敢故违,将借领之人照交结外国诓骗财物例问拟,所借之银查追入官,使外夷并知炯戒”,又例如乾隆四十二年1776朝廷再次重申禁令:“近日竟有赊欠夷人货价盈千累万者,如此大宗货物,皆系该行商司事夥伙,藉与夷商熟悉,遂以自开洋行货铺为名,任意赊取……但货物既在行馆发卖,必经行商之手,岂能诿为不知?嗣后如有铺户赊欠不还,惟该行是问。”
可一旦借了洋商的钱,或者欠了洋商的货款,真就造成了行欠偿还不上,又会怎么办呢?刚开始朝廷的做法是严惩行商,然后地方财政上拨款代为偿还,例如乾隆四十一年1777行商倪宏文赊欠洋商货款一万余两,乾隆帝下旨给广东巡抚李质颖:“经伊胞兄倪宏业、外甥蔡文观代还银六千两,余银五千余两,遵旨于该管督抚司道及承审之府州县,照数赔完贮库,俟夷商等到粤给还。倪宏文赤手无赖肆行欺诈,赊欠夷商货银多至累万,情殊可恶,著将倪宏文发往伊犁,永远安插,以示儆惩”。到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朝廷在行欠上有了新规定“著令通行,分限代还”。什么意思?就是一家行商有了行欠,在破产之后还是资不抵债,剩余的债务要全体行商共同承担来偿还,这是十三行全体行商必须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伍秉鉴听到卢观恒在后面喊自己,也就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用平和的口气说道:“卢东家可再有吩咐?”
卢观恒又是看了一眼蔡世文的脸色,戚然地说道:“吩咐是没有的。我听说‘元和行’欠东印度公司那里货款只有十一、二万两的银子,说来是个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个数目,几年苦捱过去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何必非要自堕惨不忍见的无底深渊呢?”
“卢东家一片好意秉鉴心领了,但凡有一线生机,伍家老小也是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的,但眼前光景哪里是十几万两银子就可消受得过去的?和您说实话,欠东印度公司那里就有二十五万两银子,除去积压货物贱卖变现尚有十七万两偿还不起,应垫付给粤海关的关饷也是有五万两没有着落的,这加起来就是二十余万两的深渊,不说自堕,也是难以自拔,百孔千疮进退失所,也只能不由自主般沉沦下去了。”
秉鉴知道卢观恒和蔡世文对自家困境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卢观恒这般轻描淡写不是安慰之辞,而是在试探核实,那索性也就打开天窗和他说亮话,把所有的事情摆到桌面上来谈,让他听个明白:伍家那二十二万两银子的亏空等着你们二位和其他行商补窟窿呢!虽然秉鉴也知道自己这般行为令人不齿,耍了要挟裹迫的手腕,但有什么办法呢?能借得到银子再行自救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这秉鉴到底是要干啥啊?伍国莹在一旁脸红脖子粗干着急,又不知道说上什么才好,只能狼狈地在那里搓着手。
“呵呵,既然秉鉴已将‘元和行’说的已如此不堪,看来我们也真是爱莫能助了。”卢观恒转过头来对蔡世文说。
蔡世文面色沉重,微微地点了点头,“可不是吗?按理说同业同行碰到了沟坎是应相助相扶的,我作为总商更是责无旁贷,只是现如今家家都是枯鱼病鹤般苦苦支撑,就是想着急人之难也是有心无力的。”
伍国莹这次看得很清楚了,卢、蔡二人一唱一和无非就是自敲木鱼念上苦经给他们父子来听,捎带着旁敲侧击说风凉话,在这里再待下去无异就是自取其辱,想到这些,他拉上秉鉴,“儿啊,我们就不要在此耽搁时辰了,走吧。”
“其实呢,我伍家上下都曾想过要努力支撑一番的,想着筹措些银两做上一番拔丁抽楔的挣扎和拼搏,尽量自食其苦,而不祸及他人。只是四向环顾,又有谁能在我伍家黄杨厄闰朝升暮合之时解囊相救呢?唯恐避之不及才不对吧?想到这些,我们父子也就打消了那些徒劳的念想,不得已出此下策。”秉鉴说完,随同父亲再次往外走。
“且慢。”
卢观恒再次叫住了伍秉鉴,他是真心不想和其他行商一起替伍家偿还行欠的,自己好不容易近不惑之年才熬得苦尽甘来,平白拿出一两无缘由的银子都是心疼的。刚才在厅堂之内他也是和蔡世文仔细研讨过了的,明知伍国莹父子此时过来就是讨借银子的,借与不借都是两难:借了,怕还不上打了水漂;不借,到时候伍家的行欠也要分到自家头上同样是要往外面拿银子,弄不好朝廷怪罪下来,蔡世文作为总商还要跟着有牵连。最好的办法就是能让伍家自己支撑下去慢慢将其消化,但伍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摸不准,只能察言观色再随机应变。可见了面,伍家父子压根儿连借银子的事提都没提,只是说来通报一声要破产的,这大出卢、蔡的意料,也感觉措手不及,只能一搭一档地不断试探。
听到最后,二人听出了伍秉鉴尚有自救之意,只是苦于没有银两周济而自暴自弃,卢、蔡都是极为精明之人,头脑更是转的活络,都是隐约感到伍秉鉴在他们面前演了一出欲擒故纵予取故弃的把戏,但瞬间左右权衡过后,蔡世文也是在心里做出了一个决定:借银子给“元和行”!暂且让伍家这匹死马再垂死挣扎一番,这样既对伍家有了交待,又作为总商给自己揽得了好声望,“元和行”已这般模样对自己没有任何威胁,要是这匹死马能苟延残喘般活下去,至少暂时不用为了他的行欠之事忧虑烦恼。但蔡世文说是借,他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绝对不能掏自家的腰包。
不待卢观恒说什么,蔡世文踱着方步来到了伍秉鉴近前,突然激昂地说道:“内忧外患进退维谷之时也难怪伍老东家乱了方寸,你这位少东家又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不可避免一时头脑发热意气用事,说来任其‘元和行’破产倒闭牵连我们众行商事小,决定伍家人前途命运重大关切,值此伍家人生死存亡之际,别的行商我不好说什么,但我和卢东家是不能坐视不管的,即使不能同呼吸也是要共命运的!”
伍国莹忽然间见蔡世文态度上仰俯之间有了大落大起的变化不免喜极而泣,连忙拉着秉鉴的衣角说道:“蔡总商这番热言热语真是感人肺腑至深啊!”再看伍秉鉴脸上还是一副平和之色,只是用眼睛一直盯视着蔡世文看,好像听得极为认真的模样,看不出来他心里到底作何感想。
见蔡世文如此慷慨,卢观恒也是知晓了蔡世文的如意算盘,他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在伍氏父子面前卖好示善,但又怕抢了蔡世文的风头而被忌恨,只能附和着对伍秉鉴说道:“蔡总商作为我们十三行行商的首领向来谋而后动为我们行商殚精竭虑谋求福禄,更有一副菩萨大慈大悲的心肠看不得哪一家家败人亡。秉鉴啊,此时总商要答应帮你,你可要心里有数啊!我卢某人一定会是听蔡总商安排的,总商说怎么办,我就跟着怎么办,绝对不会在后面拖后腿打折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