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风雨飘摇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风雨飘摇 (1 / 2)
        六月的广州府,潮湿、闷热,让人无处遁形。

        伍家父子正在自家促狭的厅子里议事。与其说是议事,不如说是在此生死攸关之时必须要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

        父亲伍国莹幼时家贫,不及成人就背井离乡从福建来广州卖甘蔗,巧遇广州十三行总商“同文行”的东家潘启,潘启听他言语知是泉州同乡,又见其伶俐可爱,遂领回行内让他做了小伙计,后几经历练被委任为帐房先生。“同文行”在十三行内深耕多年自是根深叶茂,伍国莹能成为“同文行”的账房先生统揽庞杂的财务,除了里外受人尊重礼遇,也在个人收入上获得了潘启丰厚的回报。又因“同文行”做的都是与洋商的生意,这也让伍国莹开阔了眼界。

        五十五岁那年,伍国莹征得潘启的同意,离开潘家自己准备开创一番事业。潘启动用人脉关系,游说粤海关任命其为行商,但伍国莹出于种种考虑,他拒绝了潘启的好意,最终选择了去做盐商。但谁也想不到,看似一本万利的生意,到了他伍国莹的手上却成了巨额亏本的买卖,最后赔的是一塌糊涂。伍国莹后悔了,只好硬着头皮再去找老东家潘启帮忙,又东拼西凑了五万两银子入了十三行,行号为“元和行”,商名“浩官”。

        “元和行”的第一笔生意就是给东印度公司“诺斯勋爵号”商船作保商。所谓“保商”是清朝廷对外贸易的一项基本制度,即洋商的商船到达广州黄埔港,均须保商担保并代其缴纳税款,并负责船上所有人员的吃喝拉撒及监督他们的守法行为,一旦出了任何问题,保商负全责。当然,做保商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可以获取洋商的报酬,而且可以优先进购船上的货物获取巨额的利润。

        但令伍国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包揽下了“诺斯勋爵号”的全部货物,几经分销却并没有卖得出去!天大的麻烦也就此而来!一方面,东印度公司没有拿到货款,如果“元和行”不能及时将本息给付东印度公司,这就造成了所谓的“行欠”,朝廷对此惩罚极严,不单伍家的全部家产要被充公,家人也要被发配到伊犁充军;另一方面,不能将关饷及时缴付给粤海关更是重罪。

        窗外刚才还是明晃晃刺得人睁不开眼的骄阳天儿,突然间乌云压境,不一会的光景就汹涌漫垂到了屋檐下,好像随时要撞进厅子里来将其吞噬淹没。压抑之下,让身处其中的人倍感沉重,憋闷得喘不过气来。

        伍国莹脸上愁云密布,面前还有他的四个儿子个个同样是神情凝重。

        坐在条凳上的老大秉镛先说了话,“爹,我算了一下,欠东印度公司的货款本息加上应缴给粤海关的关饷合计近三十万两银子……”

        伍国莹不耐烦地摆摆手,打断了秉镛的话,“这些不用说,爹比你们谁都清楚,你就说说如何打算的吧。”

        “逃之夭夭!”

        秉镛从牙缝里挤出了这四个字,说完抬头看看憔悴不堪的父亲,继续说道:“爹,与其家产被充公,我们一家老小被流放,莫不如远走高飞!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先找一个僻静之处暂且安身,等过个三年五载这阵风头过去,我们再图东山再起。”

        “我同意大哥的想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