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八三章 慌得一逼 (1 / 4)
秦桧吃瘪了!
很少见地在赵构面前吃瘪。
按理说他的建议并没有错,缓兵之计,既可以稳住朝野,安定局面和人心,退一步也可以以防万一。
权宜之计,并非不可,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赵构的自尊心会如此强烈,会如此决绝。
责怪赵构任性?倒是可以这么说,可是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皇储确立与否,对于前任皇帝而言,其实并没有那么关键,尤其皇储并非亲生子的情况下。
以赵构自私的性格,他不会特别在乎身后事,为了皇位可以卖国求荣,数典忘祖之人,会很在乎江山传承吗?
至少他的责任心会打折扣,除非继位的是他的亲生儿子,将会另当别论。
对于大臣们则不同,皇储意味着他们的未来,地位和利益,乃至身家性命的延续,可谓是性命攸关。
故而才有那么多的大臣上疏劝立太子,关心国本,除了身在其位的为臣之责外,更多还是利益之故。
不止是皇帝,对于支持的枭雄、主公也是这般,当初柔福帝姬母子被困临安,次子徐承业的出生让西军上下长松一口气,就是这个缘故。
说到底,除夕皇陵公主亚献,以及信王的突然回归,让临安赵构的追随者们感受到了压力,开始担心。
一个储君,某种程度上对他们而言是定心丸。
至少洛阳方面会失去名正言顺合法夺权的机会,他们想要坚持对抗,也能有个主心骨,有名分大义。
可惜,实际情况存在特殊性。
对于大臣们而言,皇储是谁无关紧要,只要姓赵,只要有合法继承权,只要是赵构圣旨册立即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