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六章 少年强则华夏强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九六章 少年强则华夏强 (2 / 3)
        等待他们的是一群目光灼灼,义愤填膺,满含愤怒与鄙视目光的书生。

        从书院大门口开始,书生学子夹道而立,但万俟楔丝毫没有感觉到受欢迎,而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哪怕一言不发,鸦雀无声,但一道道目光犹如利剑,落在万俟楔身上,仿佛要刺穿他的身体和内心。

        当朝御史,在朝堂之上,面对天子和满朝文武可以侃侃而谈的人,若无其事的人,但一群书生的注视下,竟然有些不自在,渐渐的甚至开始后背冒汗,有些惶惶不安。

        万俟楔调整了一下急促的几乎,想要抬手擦汗,但最终放下了,只得硬着头皮向前走去,在山门之后的照壁前被人拦住了去路,一个少年,一袭青衫,孑然而立。

        然而单薄的身影却透着一股坚毅、傲然,尤其是在照壁上那一行大字的映衬下,越发显得伟岸高大。

        少年强则华夏强。

        文澜书院的校训,很简短,但铿锵有力。

        语句出自徐还之手,当然是借鉴著名的《少年中国说》,并且稍作改动。

        文澜书院与过往的任何书院都不同,自建立的那天起,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青少年人,让他们成为学业有成,志向远大的少年,作为将来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外人眼中,文澜书院名仕荟聚,大儒云集,是江南文化教育中心,本质上还是一座书院。

        但徐还有意植入了新的东西,新的学科,新的思维,新的模式,自小在此处受教的少年们接受到的思维与过去的书生俨然不同。

        大宋偃武修文时间太久了,文化璀璨,高度繁华,这没什么不好,北宋成为封建时代,最为璀璨繁华的阶段。

        但自从国朝初立,对外战事便一塌糊涂,频频遭到屈辱,契丹、西夏、金国轮番入侵。大宋因此满目疮痍,积贫积弱多年,尤其是靖康之变,二圣北狩,宗室被俘,河山破碎,只剩下半壁江山苟延残喘。

        璀璨繁华瞬间成为一片废墟,一片焦土之下,大宋是时候该醒醒了,也不得不醒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