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3,大头 (3 / 5)
只可惜,匪类终究是匪类。
从两万发展到四五万,树大招风,碰到了张须陀。
张须陀领军挂帅,压根就没将太行匪兵放在眼里。中军留守不动,只用五千精兵,便击溃了太行匪兵五万余众。
十比一的人数比例,一战打出声势,一战丧尽对手之胆魄。而后月余时间,七战七胜,张须陀便将太行匪兵彻底击溃。
两万人出山,发展至五六万,而后似是让人打狗一样的赶回太行山时,却只剩三千余人。
那位具有将才却无韬略的太行牛人,回山两个月后,便是伤病复发,郁郁而终。
他临死时,身边亲兵五十八人,手下大小将领十七位。
这些人,比鼠目寸光要强上许多,却又算不得胸有城府。于是乎,为了争夺权力,图谋日后东山再起。七十多人纷纷抽刀子谈判,闹起了内讧。
一场内讧,到底死了多少人没人清楚。只知到了最后,太行匪兵半聚半散,立起了三十六座山头旗号。
从此以后,太行三十六寨的规矩算是定下了,明面上推举共尊一位大寨主,私底下却是各自行政。
若是认真说起了,他们的制度,倒是很想草原上的可汗制度。没利益的时候,表面上和和气气,各过各的。有利益的时候,大寨主可汗一声令下,聚兵一处,统一调令。
打了败仗,大寨主位置不稳,怨声四起。
打了胜仗,大寨主占据大头,大秤分金。
正因为是这种制度,有好处,也有弊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