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发不出去的签令 (2 / 6)
朝廷为求方便,制作签筒与签令之时,自然也就有了讲究。
签筒都是纯木制造,不轻不重,只能有一斤的重量。除此之外,签筒的容积也有着明文规定,不多不少,只能容纳一斗的粮。
签筒有规矩,那签令自然也是有的。
签令长有一尺,重有一两。因为竹片轻浮,制作之时难以把握重量。故而都会用包铜技术进行二次加工,或者是用桐油漆墨反复浸染,如此已增重量。
签令有着红绿两种颜色,大多都是用竹片削制而成。相比于后世,唐朝只在竹片上面刻有一个‘令’字。也因此,有了签令和令签的叫法。
后世所刻之字,就有些五花八门了。一般来,若不是书刻‘执,法,严,明’,那就是‘公,正,廉,洁’。
八个字,个有个的寓意,个有个的用途,可谓是分门别类,已然成为了更为详细的系统流程。
唐朝红绿两种签令,只要不是牵扯到人命的案件,统统都是用绿色签令。反之,则是红色。
签令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作为一种证明来使用。如有需要,县老爷会给衙役发放签令,衙役拿着签令出门,就代表着他有公事在身,是在给朝廷办事。
这就相当于后世警察去拿人办案,签令就等同于警察手里的‘传唤通知书’,‘搜查令’,‘逮捕令’等等一切的手续**件。
…………
……
一枚绿色签令握在手里。
在如此尴尬的地步,来俊臣却是突然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