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南公
空有宝物,而无法换钱,心里小痛了一下后,我才开始关注牛皮上的画。五副画,粗略一看,里面都出现了相同的人物,变换的是场景,简单思考,应该是一副叙事画。按照我的想法,应该是当年徐福出海的时候,始皇帝给他陪伴的文书官,用来记录出海的经历的。
徐福总共出海三次,前两次出海,虽然耗费了庞大的人力物力,却一无所获,而归来之后,他给始皇帝的答案是在海上遇到了人鱼族,打不过,所以只能逃回来了。这种说法在当时是没办法考究真伪的,就算始皇帝信,可士族大臣们不信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在第三次出海的时候,始皇帝肯定会派遣自己的人跟着徐福,来记录行程,而记录的方法除了文献之外,应该还有就是这牛皮画了。如果徐福真的能取得不老药回来,这牛皮画无疑会成为传世之作,作画人的丹青妙手加上徐福的传奇世纪,说是成为历史隗宝,也不为过。而现在出海的船已经沉了,而文献也不只是烂在了船舱里还是当时被人取走了,可这盒子牛皮画,却依然待在沉船里。
“这画,是不是和那副画很像?”这时候妻子忽然在我耳边说道。我听了也忽然有相同的感觉,的确,牛皮画中的第一幅画上画的,也是一艘大船,在我看过沉船之后,已经可以确定,这画中的船,应该就是这艘沉船了。而我上一次看到这艘沉船的画像,就是在凤凰的神树空间里,那个带有雕画的盒子上看到的。那雕画的图案还在我手机里,后来我们被山田归威胁来了鼓浪屿后,大家都看过了这幅画,所以都有印象。
牛皮纸上的第一幅画和雕画上的第一幅画真的很想,徐福带着众童子,面向大船而行,一副出师大海的豪迈感,我翻出了手机空间里的照片,对应了一下,不单是画里的人物像,而且画风也很像,这倒是让我很惊讶,难道说这牛皮上作画的人,和制作雕画的人是同一人?我之前认定,制作雕画的人有可能是我们李家的先人,虽然按照年代推不大可能是李念,不过以当时极强的家族观念来看,如此重要的东西基本都是家族内世代相传的,那么作画者应该也是李念上几代的人才对。
先摒下思绪,我接着看下面的画,第二幅画中,徐福身处的是一个岛,作为方士的他,在这幅画中极具道骨仙风,站在一块海边的礁石上,身边有一男一女两名童子,而前方则是许多人匍匐在地。细看之下,我发现此时身边的那两名童子无论身高、体型似乎都有些成长,这应该是作者想体现出那些童子长大了。而匍匐在地的那些人,应该并非徐福从中土带走的人,因为无论衣着、发型都不属于当时秦朝人的样子。这些人的装扮相比之下要原始许多,看着画面的意思,应该是徐福到了一个岛,然后不知用什么方法收服了当地的原居民,因为画中徐福身边并没有拿着武器的兵士,我猜作画者想表达的意思并非**,而是那些原居民真心诚意地跪拜徐福。不过转念一想后,我也不觉得奇怪了,徐福是什么人?秦朝最牛的方士,其手段之高明就连始皇帝这样的牛人都能忽悠,让这些还未开化的原居民尊为神明不算奇怪。而在历史上,确实也有徐福出海后的一些传说,最夸张的是说他带去的这三百童男童女最后成了日本国最早的居民。可我在画中找了许久,也找不出什么佐证来证明他画的到底是哪里。
转看第三幅画,这次画面中的北京是海,而画中出现了两批船只,其中一边,在船阵中间的就是徐福出海的这艘大船,旁边则是几艘相比稍小的船,我想着应该是属于寻找不老药的船队中的护航船吧。这么重要的任务,而且前几次还因为打不过人鱼族而铩羽了,始皇帝当然要派遣一些能作战的战船为其护航了。而相比之下,他们所面对的那些船只则要简陋的多,从船帆来看,更像是一些渔船。徐福找不老药出的是东海,我皱着眉头想着当时东海到底会有什么国家,竟然敢来抵挡大秦船队的,可奈何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也已经还给了老师,只能苦笑着继续看画了。画中徐福站在大船的甲板前,还是一副方士打扮,不过此时他的手中握了一把剑,朝着迎面而来的船队指着,一副领兵将领的样子。
所谓的方士,其实除了能坑蒙拐骗之外,基本都是全才,做方士并不容易啊,那时战国刚结束,诸子百家的精英们势力还在,方士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杀出重围成为时代宠儿,必定要成为杂家,在众家之长中加上自家的理论,所以别以为徐福只会开船和忽悠,其实此人学识富极,就算这兵家的活,他也同样干的了。而在对面船队的身后,则是某个大陆的一角,我看着这图,大概能明白,就算徐福的船队要靠岸,不过当地的军队不让,派出了船队阻拦。可是和当时的秦朝相比,这样的阻拦着实太弱了,从两个船队的装备对比来看,对方的船队即便不堪一击。而且,这件事既然被画上了牛皮,估计也是在战斗得胜之后,作者才有时间来画的,而且这位作画者即基本的人物就是记录徐福的丰功伟绩,这么说来,自然能明白这场战役的胜负了。
再看第四幅画,我就看了几眼,心里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神树!我应该是看到神树了!在画中,徐福很恭谨地站在那里,身边是一个童子,这里的童子明显要比之前的高出许多,差不多已经从孩童变成了青年,我没办法具体计算这几幅画的时间跨度,不过从这孩童的成长来看,至少也有五六年的时间过去了。徐福还是徐福,画中的他依然道骨仙风,只是此时丹青里他的神态透着一股子恭敬。而在他对面,则是寥寥两笔竖线,我第一眼看的时候没看清楚这竖线是什么意思,这玩意战局了整个画面的大半个场景,就这么两笔竖下来的墨线,在最底下稍稍撇开,而我仔细看了之后,忽然醒悟过来,他画的是树干。
神树的树干太粗,画者无法在将人物为对比的画中画出神树的伟岸,所以他就只能用大半个场景来画树干的一面来表达这个意思。看画的意思,应该是徐福面对着神树,神情恭谨地站着,从我第一次看到徐福的形象开始,我还从没见过这种神态,一般来说,徐福的神情都是倨傲的,有一种睥睨众生的感觉,毕竟他的人物定位可是首席方士啊!那可是人和仙之间的人!在世间万物面前自然要保持一份优越感了。可现在这幅样子,则能说明他遇到的一定是一件超越世间的事了。我心中一阵激动,果然,山田归没有估计错,这沉船里还真有关于神树的事情。如果这幅画记载的果真是徐福找到神树,那么之后,他应该是得到了神树种子,然后带回了中土。再结合在凤凰的神树空间里见到的雕画内容,加上这艘沉船,我可以推算他在回中土的过程中,不知遇到了什么情况,最后在厦门上了岸,而船则是沉在了这个地方。下岸的时候,他带着一个童子,手里捧着一个盒子,而那盒子里,应该就是一颗神树的种子。
如此一贯通,似乎所有的事都通顺了,关于神树种子的来历也变得清晰,一时间,我心里大爽,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老子就是厉害啊,这两千年前的事情都能搞清楚,这感觉太爽快了!和我一起看画的几位看我无端笑了起来,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我,估计都在估量我是不是傻了。
我好不容易才压住心里的得意,看起了第五幅画。
这幅画里的背景依然是大海,海中是那艘大船,船头站着的自然是徐福,而他身边跟着的,还是那个少年。而在海的周边,有一圈的岛屿,岛屿上有许多人站在那里相送,徐福倨傲,没有行礼,看着船的方向,他应该是在离开这些岛屿。岛屿上相送的人,大多是一些原居民,这些人行的依然是跪拜之礼,不过我还看到了一些人,他们基本都是站在那里做鞠礼的,而且这些人的服饰、发型都和那些原居民有很大的不同,仔细看了之后发现,竟然都是徐福从大秦带来的人,而我感受到画者的意思,应该就是那些当年出海时的童男童女了。
“这是哪里?这些人都留下了?”我心里纳闷,又对着画看了好一会,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性,然后仔细看了那些岛屿形成的形状,心中有了个猜想。这意思是徐福带队,通过东海,把中土周边那些邻国逛了个遍,然后那些童男童女大多都分散在了这些国家里。以徐福的能耐,对各种科技的掌握肯定要大大超越当时东海沿海国家的原居民的,而这些童男童女们以徐福为师多年之后,应该也算学有所成了,留在这些地方自然成了科技的传播者。我心头一热,这可厉害了!这发现搞不好能震惊全世界啊!不过再想想这玩意还是不能现世,要不然,我就得背上一个破坏国家文物的罪名,心里一下子就蔫了。
这第五幅画的意思,应该就是徐福找到了神树的种子,当做长生不老的方子,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且徐福这人靠谱,找到方子就想回中土找始皇帝复命。而且在东海游荡多年之后,他对临海的这些原居民有了感情,于是将那些得到自己真传的三千童子分别留在了各地,来帮助这些地方的发展。而这个场景,就是他启航回秦,那些弟子们分别在不同的海岸上翘首相送,只不过作画者为了将场景都融入画里,改变了一下画面的比例,所以我一下子没看明白而已。
所有的画看完了,整个徐福出海的故事也就完了,可我却有些傻眼了。就这么完了?这故事虽然丰富,这牛皮画也是极品,可问题是,那颗神树的种子去哪里了?开启沉船要找的是神树的下落,可不是他的来历!按照现在我所知晓的故事,徐福来到中土之后,应该是种下了神树的,因为张家界的凤凰告诉过我,他不是那颗种子长成的,那么在中土,应该至少还有一颗神树才对啊,可现在我只有神树的来历,却没有一丝神树的下落啊。
正在我傻眼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了一长老的声音:“这沉船上,怎么会有南公的故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