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红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红门
        他们告诉我,红门是当时的一个流派,我本来以为是什么武林门派,可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做古董的门派,而且,他们做的,竟然是木料生意,这让我一下敏感起来,因为我来这里的起因,就是一块木头。

        不得不,多读书还是好的,几位长老对红门的情况,了若家珍,他们告诉我,红门历史不久,在当时算是个新门派,按现在的话来,不该是门派,而算是全国的木器古董的行业协会,当时通讯不发达,全国自然是夸张了,不过当时在全国的木器行业中,也的确没有哪个组织能超过他们了。那时时局不稳,一个门派要成立,除了要有一定的市场基础、政治基础外,还要有一定的武力优势。红门的创始人就是这么三位,一位是官,一位是行家,一位是武者。乱世中这三者可谓缺一不可,官,可保证门派的存在,不被当时的政府取缔。行家肯定需要,要在木器行业中立起旗帜,当然需要专业知识了。而武者,在当时的情况下,更是不可少,木器不便保存,所以在木器生意中,古董类只是其中很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一些装饰品之类,所以涉及到许多货物运输。如果没有武者,那么红门的势力辐射范围就会被限制在一个地区,根本无法走货扩展。

        而当时,红门的总部就在南京,这是当时的国都,全国最繁华的地方。红门内部按照三位当家人分成了三部分,大当家是位政客,这个人最神秘,外界没有人知道他是谁,不过有传言,当时的红门在这位官员的操作下,已经形成了一股官僚势力,许多官方力量被笼络到里面。二当家是为木器大家,外界传言,这人是个天才,没人知道他的来历,也没有狮承,其实到红门,这人才是真正的创始人。他姓贾,名探木,这名字起得好像他父母知道他就是个木行生意人似得,不过那个年代户籍混乱,也没人能知道这是不是他的真名了。贾探木三十多岁才在南京街头出名,有经典一战,便是坐在南京的堂街,蒙上双眼,任何木器,只要敲击发出声响,他都能出来历,一手听声探木艳绝南京城,至此名声大振。这贾探木从此在南京开始了木器生意,而他有一位助手,也是和他一起来南京闯荡的,叫秦阳。南京乃大富之地,当时的军、政、商各界聚集,更有不少原来的北京贵族流落于此,绝对的龙蛇混杂,这贾探木虽然技绝南京城,可确实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所以如果没有秦阳,就不会有后来的红门。传言中秦阳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披发掩面,在初到南京时,没人会注意到那个光耀书生贾探木身边,经常会找个角落坐着的中年人。可是一直以来,南京地区的各大势力,都拿着贾探木没办法,只能看着他慢慢地壮大,最后和那位官员搭上线,真正成为南京地区的一大势力,可想而知,这位后来能挑起偌大的红门武力一脉的秦阳,有多大的力量。

        这些都是野史,也就是这三位饱览各类典籍的藏书楼长老,才会如此了解,不过我想,原因也是因为那次天一阁的浩劫中,出现了红门的人的原因,看来天一阁的人,对此事一直记在心上,他们一直在关注着红门的动向,就算在全国最为动荡的那段时间,也没有放弃。

        后来侵略者战败,当时的政府在新一轮的政权争夺中失败,红门的那位官僚也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红门从此一落千丈。而贾探木和秦阳也分道扬镳,贾探木消失在南京,一直没人知道他的去向,直到国家再次稳定后,红门又再次出现,又是一招听声探木,又是一位青衣书生,在这南京的木器行业,掀起波澜。那人也姓贾,叫贾耀木,与当年贾探木不同,贾耀木出现的时候,还伴着大量的资金,在短时间内便征服了南京的木器行业,红门重建,比当年更为辉煌,如今,全国几乎一半的木器行业,都在红门的治理之中。

        而那位秦阳,在当年的动荡中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他带领这自己的门下,投身到那场战斗中,最后,他所支持的那方势力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他也因此成为了功勋显赫的将领,可他又在后来的一次全国性风波中,因为从前的一些事迹而被迫害,最后身死狱中。三位天一阁的长老查遍了资料典籍,却一直无法找到当年他被迫害的原因。只知道在全国稳定之后,秦阳平反,后世人给了他一个公平的评价,而那时,秦阳已经没有了后人,有的至是他的门下人的一些后裔,来为他庆祝平反。

        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我也提出过质疑,会不会这一帮人,根本就不是当时那个红门的人,可是三位长老都否认了,几乎不可能,按照他们的法,天下武术虽然同宗,可分到后来,每一派都会有不同,而当时红门的武者,几乎都是传承于这位秦阳,秦阳的武术与普通的门派更是不同,民间没人知道他的来历,就算当时天一阁的镇楼高手博览群书,却也不上这武术的来历,而关于红门一派武术的见识,也就是从这位秦阳开始的。当时的各类武器已经非常发达,冷兵器时代就要过去了,所以武术的传承已经出现了断层,所以在那个时代,要辨别一种武术的出处,已经不是件难事,而秦阳那独特的套路,和不可外传的严格门规,更是让辨别变得简单。而且,当时的情况是众多灾民骚乱,这批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控制了场面,几乎每个人都动了手,虽然不是生死搏斗,可这么多人一起展示出来的功底,自然很难伪装。而三位镇楼都是高手,自然能看得出那一批人到底是临时训练,还是长期培训的。所以他们基本能确定,这批人,确实是红门的人。

        就这样,我太爷就和那个时代一个强大的势力牵扯上了关系,而且,全系匪浅。

        我揉着有点发胀的脑袋,因为我知道现在的红门。在以前,如果红门没有政权的帮助,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大的组织的,因为那时木器只是一个很的行业链,木器的传承不容易,因为材质决定,而且以前的人并不把木器当做珍品,除了一些非常稀有的材质外,几乎都只是摆件。而且平常人家用的木器,许多都是自制的,所以市场,没什么油水。

        可是如今却大不相同了。随着大量的开采,许多需要较长年代成长的木料已经出现了断层,很多木料都成了珍品,被炒到了一个让人无法相信的高价。如果这些珍贵木料毕竟是少数的话,那就平日里用的木质家具,几乎每户人家,都会有这样的家具,每个城市都会有这样的市场,那么从全国层面来,这会是怎么样的一个规模?而从三位长老的介绍中,这个红门,掌握了全国一半的木料生意,这简直是一个恐怖的存在。可以,相对于当年贾探木的红门来,现在的红门规模,更为庞大。

        我没想到对于我家这位太爷的调查,要接触到这个层面,我实在想不出,该怎么去从这么庞大的一个经济链里,寻找出我所需要的东西,贾耀木,我记着这个名字,这个人从没在任何公开场合过他和贾探木的关系,就算有人问起,他也是笑笑了事,可从他的名字,从他那手独门功夫听声探木,谁都能猜到他和贾探木的关系,我按着年份算了下,他应该是贾探木的孙,现在的年龄,应该在五六十岁这样,我心里苦笑,又是一个隔代的秘密,我太爷和红门的关系,应该建立在贾探木那一辈,也就,我太爷在来宁波前,就和他有所交集,而再深入算一下,贾探木在南京成名的时候,也差不多是我太爷来宁波的时候,这问题又复杂了,建立这样一个信任关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时间可以的,我太爷来到宁波后,基本定居宁波,而贾探木则混迹南京,这段时间里,他们是无法建立这样的信任的。也就是,在他们分别定居南京、宁波之前,他们在别的地方有所交集,而且他们显然都不是普通人,如果再加上一个陆鲁的太爷,那就更复杂了,他们和那位陆太爷是否也都相互认识?这么一帮在当年算得上是能力者的人如果在一起,是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他们最终分道扬镳?而从我太爷的安排中,还有陆家书房里悬挂的画卷中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一言不合分道扬镳的,那么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还有贾探木是以鉴木起家,这和我手里的这块凤凰木,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谜面越来越多了,谜底却越来越远。

        *更新更q广s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