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五十四章不敢动的两个人 (1 / 2)
对于这些人的这些小聪明,老太监心知肚明,小皇帝也看得明白,他曾经冷笑着说:“弹劾于慎,于慎是个正人君子,不会和他们一般计较,太后娘娘也不会插手。但是,如果弹劾于夫人和于姑娘,你看把,于慎脾气再好,也会亲自下场,太后娘娘也绝对不会袖手旁观,他们害怕太后娘娘和于慎的手段,不敢真的弹劾两人,当真是软骨头。”
老太监笑了一笑,对于这些大臣们和宗师们,他觉得,真是活的太长了,完全都忘了当年齐墨的父亲是怎么杀的血流成河的历史了。
眼看着小皇帝小,就以为好拿捏,却不知道,这个小皇帝,和他爷爷真的很像。
不过是因为白七梦在上头压着,白七梦不愿意看到朝廷中尸骨如山的场面,小皇帝才一直克制着。
可是,按照这种情形看,要不了多久,这批不知道死活的人就一定会出现一个脑子不清楚的,把白七梦拉进来,只要拉进了白七梦,太后不想出手也不行了,那时候,就是这批人的死期。
小皇帝也看得明白,笑道:“这样正好,我现在倒是要看看,有多少人眼红于慎,有多少人有别的心思,都记着,以后,有算账的时候。”
小皇帝也并不是一味的烧掉奏折,而是在观察,观察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听信了别人的言论,一味的眼红打压于慎的。
又有多少人是真的为国着想,提出真心的可行的建议的。又有多少人是听从了别人的意见,被拉着上折子的。
这些人中,将来算账的时候,自然每个人的待遇都会不同,眼红的听从别人的意见的,自然是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剩下的为国着想的,自然是留下来重用。
还别说,这些折子中,还真有那么一两个人很清醒,虽然也是上折子,但是并不是弹劾于慎,而是认为于慎一个人掌管着边境的文治武功,太过危险,即使他没有自立的倾向,将来在手下人和朝中大臣的逼迫下,说不定也不得不铤而走险。
为了于慎,也为了越璃国的安危,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小皇帝看了之后,觉得其中很有那么几条,很合心意,也很有实施的价值,于是就采用了。
当然,这些提意见的人,他也悄悄的用各种理由,在这一团乱麻中,升了他们的职位。
这个时候,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于慎的身上,没人注意谁升职了,或者是谁降职了,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关键职位已经被皇帝掌控的时候,再想反悔,就来不及了。
京城内搅的吵吵嚷嚷,始作俑者襄安王却是稳坐**看戏,等着于慎倒霉的那一天,他就不信,在这么多人的攻击下,于慎还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一样,照常的该干嘛干嘛。
襄安王并不了解于慎,他知道的于慎,都是从别人那里听过来的,很多的消息并不怎么真实,所以,他对于慎的了解不深。
他并不知道,于慎真的是那种,随便你怎么攻击,我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的那种人。
对于他而言,妻子和女儿在太后的行宫内住着,安全上完全的不用担心,即使小皇帝此时忽然下旨抓他,他的妻子和女儿也会没事儿。
没人敢到行宫内抓人,即使小皇帝的侍卫也没那个胆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