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夜听贾秀英故事 (1 / 3)
待夏纤依带着狼乖回家之后,贾秀英便与她将起自己的故事。
贾秀英出生时,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有两个弟弟,有一个夭折,只剩下一个弟弟,老幺出生不久,父亲便因病去世了。
剩下年轻的女和孩,穷人家的孩早当家,大弟弟四岁的贾秀英担任起照顾弟弟又要做饭的职责。那时候流传一首歌:
一岁不懂事,两岁要看娃,三岁要烧火,四岁要挑水,五岁要放牛,六岁要砍柴,七岁童养媳,受着家婆气,爹不疼来娘不疼,生来就是要受气。
七岁来到陌生的村,被娘亲嘱咐要叫另外一个女叫娘,贾秀英很拘谨,烧火,挑水,放牛,割猪草。她很勤奋的干活,这一切,在家里也习惯了。婆婆很年轻,家公去了战场,家里有一个老太爷,老太爷是当地的老先生,名字也叫名望先生。
贾秀英的夫君凌墨还有两个妹妹,她七岁就成了两个姑娘的大嫂。
终是有孩气,贾秀英看着凌墨去上学,贾秀英很羡慕,干活的速度慢了许多。等她回家之后,家婆狠狠的拧了她的手臂。贾秀英觉得很委屈,又不敢吱声,低着头继续干活,思念着娘和弟弟也恨着娘亲。
一年后,她在这个家里渐渐熟悉,她知道自己和两个姑不同,她是大嫂。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凌墨的脚跛了,原因不详。不是天生的,突然一天就跛脚了,这激发了凌墨的自尊心,对考取功名也没了进取心。
贾秀英跟着家婆去挑脚,挑煤炭上山,几十里路也有十几里路也有。家婆能挑一到两文钱,她只能挑一文钱,那时候的猪肉价是六七文一斤。
一年要是能吃上一回肉,已然是幸福的。
那是个有力无处使的年代,土地不是自己的,村里有钱人的老太婆拿张凳坐在田埂上自己扇着扇。贾秀英抬头,在心里呸了一声,暗道她真闲。
渐渐长大,因为营养不良,干的活太多,贾秀英二十一岁才来初潮,二十二岁与凌墨正式结婚。结婚没有新衣裳,床上挂了一个到处是破洞的帆布。二十二岁她怀孕是个姑娘。对于家婆来,贾秀英只是个生育工具,能生就好,生完衣服自己洗,没人会关心。
女儿确实夭折了,来年再得了一个孩儿,便是凌霄。
名望老先生很是高兴,为他取了名字,叫做九福,希望他很有福气。
两个姑,都出嫁了。大姑嫁给了村里的普通人家,姑比较好命,经常跟着戏班去各各村唱戏,去隔壁村唱戏被镇上的有钱老爷相中,带回家做妾,离开了贫穷的村去了据是每天吃肉的地方。从此,再也没见过。
凌墨残疾,自身有点颓废,好喝酒。但酒品还算好,喝醉了也不大吵大闹,醉了到头就睡,不分场地。家里有些金银首饰,都被名望老先生给变卖了,做孙媳妇的没有话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