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97章 王粲 (3 / 4)
王粲笑着应了。“大王放心,臣一定好好锻炼身体,要不然这希腊文岂不是白学了。”
“学得怎么样?”孙策问道。王粲是真聪明,有过目不忘之能,学语言也有天赋。他曾得蔡邕赏识提携,算是蔡邕的得意门生,和蔡琰同年,以姊弟相称。蔡琰研究梵文,他就研究希腊文葱岭以西诸国希腊化,希腊语是他们的通用语言两人算是垄断了夷语的研究,其他人很难和他们竞争。
“能能写,最近正在研亚历山大战史,小有心得。”
“说来听听。”
“臣以为,亚历山大的功业虽大,却不足以取法。”
孙策有些意外,停住脚步,回头看了王粲一眼。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为他的提倡,现在研究希腊的人不少,推崇亚历山大的人也很多,说亚历山大不足取法的却还是第一个。
“为何这么说?就因为他死得早,帝业分崩离析?”
“他就算能活到一百岁,也无法保证不会人亡政息。他根本不知道如何治理纵横万里的疆域,只凭着个人威望,如何能长久?臣甚至怀疑,他根本没想过治理这些征服的疆土,只是好战而已。他的母国本是小邦,根本没有治理大国的经验,就连他的授业恩师也没有真正的治国经验,不过纸上谈兵而已。”
孙策来回打量着王粲,笑道:“仲宣,出奇容易,立论却难,你的观点有根据吗?”
“有,臣正在撰写一部专著,届时还请大王指正。”
“孤拭目以待。”
“喏。”王粲欢喜不禁。
孙策又和他聊了几句,得知最近在著或有意著的人不少,只是有些学问比较冷门,就算写出来了,者也不会太多,刻版印刷会亏本,所以还是考虑抄写几本,供同好研究。
孙策觉得这样不妥,抄能抄几本,一旦遗失,这些可能就会失传。要想流传下去,还得印出来。印他一两千本,就算有遗失,总会有幸免的。眼下虽然大力推广教育,毕竟底子太薄,要想达到全民识字,没有上百年时间是不够的。
“仲宣,你去找蔡祭酒,统计一下,看看都有哪些人准备写,又准备写哪些,由翰林院负责,挑选一些有价值的拨款印行。天下一百多个郡,一千多个县,如果郡县学堂各备一部,以供查阅,那就是一千多部,再加上个人收藏,印个两千部应该不行问题的。至于资金,由计相府想办法解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