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3章 弄死他们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63章 弄死他们 (2 / 6)
        “大家一起议议,孤觉得文蔚所言有待商榷。”孙策添了一把火。

        见孙策没有支持路粹,反说路粹有不足之处,陈琳等人立刻有了底气,开始据理力争。杨修、刘晔却看得明白,暗自叹息。陈琳的诗文虽好,毕竟是书生,没听出孙策的言外之意,他要成为路粹加官朝爵的垫脚石了。

        杨修的感慨更深。他已经明白了孙策的心意,司马防是救不了了,务虚而伪,他就是儒学不足之处的典型代表,孙策要改造儒学,针对的就是他这一类人。

        激烈的争论并没有立刻解决问题,反而引出了更多的问题。孙策随即提议,让路粹、陈琳将各自的意见写成文章,印成报纸,好好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路粹、陈琳战意正旺,一口答应。

        孙策不仅挑动路粹、陈琳打口水仗,鼓励他们写文章互相辩驳,更引入更多的人参与讨论。

        与上次讨论王莽之政与吴国新政的异同一样,路粹再一次充当了火力输出,只不过上次是对外,这次是对内。他接连写了几篇文章,辨析吴国新政的继承与发展,力证吴国新政并非简单的儒学传承,而是质的飞跃,甚至可以称为一门新学。

        路粹提出了玄学的概念。

        玄学之前已经出现,最初的提倡者就是路粹的老师蔡邕,不过那时只局限在学术圈子,在学术圈外影响不大。路粹将吴国新政正式命名为玄学,算是将玄学这名新词带出了学术圈。

        路粹知道自己没退路,如果不能让玄学站稳脚跟,并和旧学划清界限,他就是儒门的罪人。在孙策的默许下,他火力全开,纵论新学、旧学的种种不同,其中不可避免的提到了儒学标准很高,可行性却不足,导致很多人为了名声,不得不矫饰作为,造就了无数伪君子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新问题,沽名邀誉在士林中早已屡见不鲜,大声疾呼的有识之士不乏其人,只是像路粹一样将其归结为儒学务虚特性的却是第一个,一石激起千层浪。好在路粹住在军营里,没人能随便进来,否则他肯定会被口水淹死,半路挨黑砖也不是不可能。

        不能入营当面开骂,写文章就成了唯一的办法,洛阳县的几个印坊迅速进入满负荷运转,每天都有大量的文章被印出来,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读报的人,连不识字的老汉老太都知道最近发生了大事,读书人又开撕了,比河内战场还热闹。

        ——

        孙尚香返回孟津大营,向孙策汇报了夺取天井关的经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