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交代事情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 交代事情 (3 / 3)
        哪种罡煞?我怎么知道,夏雨心中暗道。

        “嘭!”

        玄都法师用仙力打了夏雨的脑袋一下道:“孺不可教也!想想你现在的位置!”

        我现在的位置?长白山天池下面啊。这有什么关系。夏雨有点纠结了,不过再想想,夏雨是有点明白了,长白山,东北!北边啊!天池下面,有水啊!夏雨眼睛一亮道:“北方墨帝之水气!水属性的罡煞!”

        “还不算太笨。”玄都*师是带着微笑到:“我现在手里的就是一种水属性的罡煞,等你要走的时候再给你。现在我们再谈另外一件事情。”

        “祖师请。”夏雨在蒲团上乖乖坐好恭敬地道。

        玄都法师微微一笑,手掌一翻,手心上便出现了一只鼎,鼎看起来挺古朴的,是一支双耳三足圆鼎,在玄都法师的手心上滴溜溜地转着。

        看了看有点好奇的夏雨,玄都法师道:“此物为大禹九鼎。”到这夏雨是愣住了,大禹九鼎,国之重器啊,这名字听在夏雨的耳朵里可以是如雷贯耳啊。

        九鼎,相传是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但是九鼎的下落确实一个迷,司马迁在他撰著的《史记》一书中,对九鼎的记叙,就有出入,前后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纪”中,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周赧王死,秦从雒邑掠九鼎入秦。但在《封禅书》中:“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由后者分析,九鼎在秦灭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时,已经不见;那么,前者所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从雒邑掠九鼎归秦,岂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费解!

        司马迁之后,东汉的著名史学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汉书》中,对九鼎之下落,采取兼收并蓄之法,收录了司马迁的上述两,同时,又补充了一条史料,是在周显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泗水之下。后来秦始皇南巡之时,派了几千人在泅水中进行打捞,毕竟是江水滔滔,无从觅处,只得徒劳而返。

        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祀志》中认为:东周王室在衰落的过程中销毁九鼎以铸铜钱,对外则诡称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其中一鼎已东飞沉人泗水之中,免得诸侯国兴兵前来问鼎,自找麻烦,王光谦的法虽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点史料加以证实,因此,是使人难以置信的。

        无论史料上面怎么,大禹九鼎的下落还是个谜。而现在玄都法师手上出现了大禹九鼎其中的一只不由的让夏雨感到吃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