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安福俱乐部 (1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安福俱乐部 (1 / 7)
        亲爱的鲁迅先生您好:

        我是培华女中学生庄凌韵,透过学校老师推荐,有幸在新青年杂志上拜读您的大作狂人日记。

        老师说,这篇日记是中国第一篇以白话文书写的文学作品,是极为重要的里程碑,并在课堂上亲自朗诵,希望我们细细咀嚼体会。

        课后讨论中,同学们分享各自心得归类出一个结论,您在文章里所提及真正吃人的,其实是传统封建社会里家族制度与礼教的毒害。

        这点我深有同感。

        我的奶娘因为没生出儿子,遭到丈夫休弃,娘家也不见容于她,甚至女儿出嫁也不准许她回家探视,我要我娘替她出头,我娘却说女子有七出,无子便是其中之一,夫家站在理上,旁人不好出面。

        难道女人就是生孩子的工具吗,除了儿子,女儿就不是家族的后代?就不是人?

        没有儿子这段婚姻就失去意义的话,是否白头到老、至死靡它都必须建立在妻子能为丈夫传宗接代的前提上。

        礼教的问题太大了,其中尤以男尊女卑为首恶。

        对您勇于点出弊病,以通俗文字加以针砭,让更多的民众得以认识到礼教恶形恶状,对新中国的祸害,我仅献上个人最高钦佩。

        为了表达支持之意,我与要好的两位同学合资购买十本新青年杂志,分送给亲朋好友。

        我的表哥阅读过后,下了这样的评语:「文章是好的,唯一的败笔是作者没有以身作则,落了下乘,难以服众。」

        我不以为然,为您抱屈,您曾任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校长,如今又在**任职,暨为人师表,又肩负教育中国新青年重责大任的时代巨擘,岂会是言行不一,两面三刀的伪君子。

        表哥又说,您若是真痛恨礼教,深知礼教对女子遗害之深,便不该遵照母亲之命与妻子朱安结婚,结婚之后又不与妻子行夫妻之实,让她独守空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