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重刀无锋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重刀无锋 (2 / 3)
        烧刃,顾名思义,烧的刀刃而不是刀身。

        覆土烧刃,利用调配泥浆覆盖主刀背、刀身等区域,当刀条淬火时,赤果的刃区会迅速冷却;而拥有有泥土覆盖的部分,其温度变化则不会非常明显,从而导致刃区与刀身的硬度明显不同,从而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

        简单的,就是刃区冷却的速度快,而刀身因为泥土的阻隔冷却速度相对较慢;这一块一满的冷却变化,也使得刃区的硬度,要高于刀身的硬度。

        刃区硬度高,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劈砍等要求;刀身硬度低,则相对柔软和强韧,并可以吸收和缓冲劈砍时的反作用力,从而使一把刀真正的达到刚柔相济。

        而一把刀因为冷却速度的不同,内部结构在转变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自然的弯曲现象;通常而言,是赤果部分向覆土的部分弯曲收缩。

        所以,一把内弧的弯刀经过烧刃淬火之后,便会自然的挺直几分;内弧的刀剑,经过烧刃后会挺直,而直到经过烧刃则会弯曲,举世闻名的霓虹刀便是如此。

        起来,关于覆土烧刃这项工艺,多数人都人为它源于霓虹;对此,祝家也没有什么证据可以斑驳,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早在汉代,便已经掌握并使用了局部淬火技艺;而汉代的环首刀,也在当时远渡重洋出口过霓虹……

        淬完火,祝铮直接抽出条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感觉重量上还是太轻,但也要比寻常的刀剑重上三倍左右;挥刀‘当当’砍几下钢材,顿时在钢材上‘砸’出几条凹痕,而到的刃区却完好无损。

        “不错,蛮结实的!”祝铮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挥刀在钢材上横拍了几下,一是为了检测刀身的强度;二,是为了听一听声音,分辨一下刀身内部是否有裂痕和暗伤。

        通过声音,来判断一把刀的好坏,需要极高的经验要求,而祝铮从打铁最不缺的就是经验;否则,他也之前也不可能通过刀剑的声音,听出老大的军刀即将断裂。

        经过横向的的拍打试验,可以确定这把刀并没有暗伤,也足以明它是一把韧性、硬度都非常出色的好刀;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刃区太厚没有开刃,丧失了刀剑最重要的‘锋利’属性。

        好在,他这把刀是用来砸的。

        打刀的工序进行到这里,基本上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某些刀剑为了追求工艺上的极致,还需要走一个‘正火’的步骤;但祝铮这把刀的性能已经分成平衡了,淬火之后便可以直接开始研磨。

        研磨,是所有工序最麻烦的,也决定了一把刀是否能光滑如镜、吹毛断发;但是,祝铮不需要寒光四射,更不需要刀刃多锋利,把刀身磨得光亮一点也就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