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3章 朝堂 (2 / 4)
就在李广周亚夫他们正在为了刘启的行踪大费干戈的时候,这次匈奴袭击的影响也逐渐发酵起来。
趁着刘启还没有回到长安,窦太后再度推出了梁王,打算让他暂领朝政,那些大臣自然看出了窦太后的算盘,几乎所有大臣都表示了反对。
如果是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忠心刘启的话,那么另一部分就是因为恐惧了,虽然刘启在百姓面前表现的是一副贤明公正态度,但是和刘启同朝数十年,他们早就看清了这温柔外表下那暴虐的一面。
他们可是深知,当初刘启是太子的时候,就因为刘贤态度不恭敬,拿起棋盘打死了刘贤,为七国之乱埋下了引子。
要是刘启知道,这一次他们没有站在刘启这一方,恐怕等刘启回来,他们的位置也就可以挪一挪了。
只不过国不可一日无君,再加上太子刘彻和丞相周亚夫都跑了,剩下的大臣都犹如一盘散沙,所有的重任都只能放在三公身上。
但实际上,对于这次匈奴袭击,几乎所有大臣都没有太过重视。
毕竟自从建国之初,大汉和匈奴之间有过大战之外,以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战役,最多也就是小股骚扰。
自从刘启即位以来,对于匈奴的小股骚扰,也没有进行大规模地反攻,而是以大局为重,注重的是积极的防御,在边境一直派有重兵把守,甚至在靠近匈奴边境的地方,派出了大量优秀的将领,就是为了抵抗匈奴的袭击。
只不过因为之前七国之乱,所以大军都被调往内地镇压地方叛乱,边境空虚,这才让匈奴钻了空子。
只不过,太尉已经下令,调重兵前往边疆,抵御匈奴袭击,在众人看来,这一次匈奴袭击已经可以告一段落。
只不过他们没有注意到,三公那难看的脸色。
作为少有知道甘泉宫被匈奴袭击,刘启生死不知的人,三公几乎一夜没睡,就是为了等待前方传来的消息。
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刘启的生死!
作为刘启挑选的臣子,他们身上已经被打下了刘启的烙印,要是刘启死了,新的君王会不会接受他们三人还是一个未知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