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七章 舌战百里询 (2 / 3)
“请问大上造如何教子的?”
“询儿自由算是聪明的,有举一反三见微知著之能。似这等心智已是上上之选,普通人中敢说是万中无一。但即便如此也是经常犯错,那时我会先给他陈明利害,他明白道理之后罚反而不重要了。狼刺,我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为君者犹如百姓父母,子女犯错应先使其明白错在哪里,为何犯错,然后根据错误轻重施以惩罚。惩罚不是目的,是为了让子女记住错在何处,并能由此明白何为对何为错,公子所言的教其实是引导百姓明白是非,可对?”
“善,大上造所言甚善。那么狼刺斗胆再请问大上造,可有罚错的时候?”
“有,人非圣贤岂能无过,就算是我也有失察的时候,往往凭着主观的判断认为子女有犯了错,罚过之后再细问才发觉是自己罚错了。”
“大上造敢于直言不讳足见品德高洁堪称君子。众位大人,方才我与大上造一问一答之间想必各位大人都已经听出门道。为父母者难免由于主观判断错怪子女,这种事情想必谁家的都有过,实属人之常情不足为奇。君上治国牧民就如同父母养育子女,任何一位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够成为明辨是非通情达理的正人君子,而每个父母都会对子女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子女当中有聪明的也有愚钝的,有理解的快的也有理解的慢的,有听话的也有淘气的。那么做父母的会不会因为一个子女犯了错就罚所有的子女呢?”
“不会!”
“对,肯定不会。君上教化百姓就如同父母教养子女,父母只会罚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在罚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时也是当着所有子女的面想讲清道理然后再责罚。这是为了在惩处犯错的孩子的同时,告诫其他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过错,这就是先教后罚。这样的罚会让犯错的孩子心服口服,而没犯错的孩子会引以为鉴。父母也有判断错的时候,为避免委屈了孩子,在处罚犯错孩子之前父母是不是都会问清楚细节才做出决定呢?”
“是的。”
“父母只教养几个子女都需要如此耐心细心,作为君上要教化千万百姓,若只凭成列或者一时冲动不问青红皂白先是一顿责罚,百姓可服?”
“不服!”
这句话是赢开说的,在他说完之后众臣才齐声回答:“不服!”
蒙义转身向赢开一拜说:“正因如此,公子才说父君为秦人君上,犹如百姓父母。偿闻不教而罚谓之虐,百姓有错,错在为君者不教。这句话是一句连贯的话,前提是君上是百姓父母有教化百姓的责任,接下来才是说百姓犯错之后,不让其明白错在何处就惩罚,就和父母对犯错的孩子只处罚不讲明为何处罚是一样的道理。百姓只会屈服,但却并没有明白自己错在何处,这罚也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说,君上应避免这样的错误,查清事实,陈明利害采取措施之后再行处罚,如此才能令百姓心服口服,即使受罚也毫无怨言。”
“大善!”
百里栖击掌赞叹,赢开笑着问厉阳:“历卿以为如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