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六章 议迁都 (2 / 3)
“君上请讲。”
赢开于是娓娓道来,原来从赢开即位以来,他早就起了迁都的意思,主要是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
首先出于地势的考虑,犬丘城地处要冲扼守戎狄各部南下的咽喉要道,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从秦仲,也就是赢开的爷爷收复犬丘之后,犬丘就成了抵御西北戎狄各部侵犯大周的前哨,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周王越来越倚重秦人的主要原因。这对于周天子来说是件好事,可以大大减轻西北方面的压力,周天子就可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应对其他部族上。
但对于秦人来说就不是好事了,犬丘是秦的都城,作战时便于指挥和调集重兵。但是却缺乏战略纵深,戎狄每次进犯直接就打到犬丘城下,一座都城的作用不应该是雄关险隘,也不应该是抵御敌方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每天都要提心吊胆的防备戎狄入侵,还要时刻准备和死敌厮杀,这对都城的民生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犬丘作为都城至今人口要比诸侯各国的国都人口少一半以上,没办法总是打仗,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年年打月月打人口能多了才奇怪呢。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犬丘城内的手工业商业不算发达,谁愿意再一个总是打仗的地方做生意呢,因此犬丘做为一座军事要塞是合适的,但作为一座都城就非常的不合适了。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秦人并不想总是待在偏远的西北,也想像诸侯那样享受中原文化带来的福祉,而且秦人的先祖本身也是商朝时期的诸侯,封地本来也在中原,只是武王伐纣灭商之后,做为商朝忠臣的秦人先祖就被驱逐到西北。后来因为为周王养马有功又替周王抵挡西北戎狄这才获得了现在的封地,但是历代秦君心中都怀着一颗重归故土的雄心,午夜梦回之时,故土的召唤总让历代秦君泪湿枕席。但是想要重归故土却难比登天,因为那里一经识别国的土地,亲人要想重归故土那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不付出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是绝对不可能的。要想实现这个远大的目标,第一步就是南下,在靠近中原的地方建立一个桥头堡,所以没有什么比重新建一座国都更个合适的了。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来自于秦本身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秦人内部世家大族林立,关系利益盘根错节,新君想要有所开拓必须以及大的勇气,雷霆般的手段破开这些世家大族的层层阻挠。但是,世家是君治理百姓的依靠,君本事就是最大的世家,这是君统治的根本所在,轻易不能毁掉,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迁都,避开旧势力的干扰,扶植忠于自己的**。
基于以上原因,赢开很早就在暗中筹划迁都事宜,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悬而未决,这个问题就是新都城建在哪里。秦的封地不算大,只有犬丘、秦邑这两块地方。这两块地方和其他诸侯相比可算是弹丸之地,但是秦人愣是以弹丸之地地狱了周围近百戎狄部落的围攻,在展现秦人勇烈的同时,也让秦人付出了血的代价。但这血的代价也仅仅是让周王看重秦人,但从内心来说还是不信任,所以时至今日,赢开依旧是个西陲大夫,根本没资格位列诸侯。秦人现在的处境,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
赢开很想改变这个现状,迁都不失为打破这个局面的第一步。他和大庶长、大上造商议过,两个人的意思都是迁都秦邑。秦邑和犬丘之间相隔一百五十余里,向前几十里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其战略位置没比犬丘强多少,所以赢开一直没下定决心。所谓旁观者清,今天赢开就是想听听张固的建议。
听完赢开的诉说,张固手托下巴凝神细思,而眼光却不住的瞟向蒙义。蒙义头也没抬就说了两个字:“地图。”
“君上,可有地图?”
“来人,把地图拿来。”
俩宦官抬着一个大羊皮卷在地上摊开,蒙义用眼睛一扫立刻觉得脑袋疼。这地图上七拐八拐一堆一坨的都是些个啥呀,再说那上面的字蒙义也看不懂啊。
张固趴在地图上指着一坨大声说:“这是犬丘。”
随后手指顺着一道七拐八拐的双实线一直向东随后定在一坨上大声说:“这是秦邑,这是汧水,这是渭水??????”
张固指着一坨就说一篇话,主要是陈明每处的利弊。其实这话根本不用对赢开说,因为赢开对这些地方太熟悉了,不用看地图都能知道每处的山川河流地理地貌,张固之所以这样说实际上是讲给身边的赢来和坐在一旁的蒙义听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