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金陵十二钗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章金陵十二钗 (3 / 4)
        花开两朵。

        各表一支。

        炸毁鬼子坦克后,快速离去的周天明等人,左拐右扭的来到了一处洋人的教堂。

        教堂作为欧洲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跟我们国内的庙宇差不多。

        教堂是**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举行弥撒礼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按照级别分类有主教坐堂,大教堂(大殿),教堂,礼拜堂等。

        世界现今前三大教堂是天主教的:圣彼得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全世界共有1,520座宗座圣殿,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欧洲。

        欧洲之外,也有不少教堂,只不过这些教堂名气不怎么大,故而不怎么引人瞩目。

        但在抗战期间。

        这些不怎么引人瞩目的教堂,却庇护了不少难民,尤其南京大屠杀期间,这些教堂和安全区,差不多救护了二十五万我国同胞。

        这些帮助我们的外国友人,分别有拉贝,明妮?魏特琳,约翰马吉等等。

        约翰?拉贝(John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是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以其在1937年—1938年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以及作为南京大屠杀翔实证据的《拉贝日记》而著名,被世人尊敬地称为“中国的辛德勒”。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但鉴于他在南京时的功绩,得到国民政府每月金钱和粮食接济。

        由其本人所著的《拉贝日记》于1997年出版,并被译为中、英、日、德四种语言,被公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

        约翰?马吉,他拍下南京大屠杀唯一的影像资料,1884年出生于美国一个律师家庭,1912年作为牧师被美国圣公会派往中国,南京大屠杀期间,他担任国际安全区总稽查。

        目睹日军暴行,马吉拿起了贝尔牌16mm家用摄像机,在鼓楼医院一带拍摄纪录片,当时日军对外籍人士行动严格控制,摄影摄像绝对禁止,2007年11月初,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反诉日本右翼作家名誉侵权案一审宣判,日方败诉,审判中有一件重要证据即是马吉拍摄的纪录片,画面中有当时才8岁的夏淑琴,她被日军连刺数刀昏死过去,待她醒来时全家9口有7人惨遭杀害,只有她和年仅4岁的妹妹侥幸生还,70年后马吉拍下的证据为夏淑琴讨回公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