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五十七章 人言可畏(一) (2 / 3)
晋朝前期几个皇帝,经历乱世,自知其中艰难痛苦,所以对于地方府兵比较尊重,待遇也是不错,给予一定数量的土地,但到了晋朝中后期,地方府兵越来越不被重视,朝廷几番下来,府兵的待遇大幅度消减,而且他们往往被地方豪强官家借为私家役使,看做猪狗,导致地方以充当府兵为耻辱。
武宗之后,相继继位的几代皇帝,都是平庸之辈,无法克制改善国家内部,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府兵征发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随着土地的越来越集中,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征点制失去了赖以实行的经济条件。
这样,到了平宗执政时期,府兵逃散的情况日渐增多,以致兵员枯竭,征防更难调发,而外部的军事环境却是越来越恶劣,鉴于此,平宗彻底舍弃府兵,开始专注以粮饷功勋之募兵制度。
府兵制度虽然被破坏,十室九空,但并不是完全被废除,少数一些土地兼并不是很严重的地区,依旧有着相当数量的地方府兵,一千人以下,设司马专职管理,两千人以上,则是设置团练使,比较重要的地方,还会设置防御使,在往上的都督与节度使,那就是兵马专职了,有没有土地都无所谓,反正朝廷会给粮饷。
既然不受朝廷重视,府兵士兵的装备又是自备,又能好到哪里去?
事实上,大多数地方府兵衙门,人员空缺非常严重,武器装备根本不可能全员配备,这也就是杨世成,作为杨家族人,既有钱又有野心,他在地方经营数年,府兵的足额与武器装备,全部都是杨世成花自己的钱完善搞定,换了其他地方,很难有这样的装备与战斗力。
余恒看向副将,征询他的意见。
副将想了想,点头说道:“那些人身上的穿着,确实是地方府兵,虽然不知道地方府兵为何会有如此战斗力与武器装备,但他们终归是府兵,朝廷不给,就算自备,骑兵也一定不多。”
另外一名军官也是出声说道:“将军,李将军说的有道理,驿站就这么大一点,对方人数又是数倍于我们,久战下去,我们只能困死在此,还是突围为上。”
李勋静静看着他们,并没有催促。
按道理来说,李勋贵为国公,不久前更是身为节度使,坐拥陇佑西域庞大之地,数万精锐大军,此行又是以他为主,李勋完全可以直接下达命令,根本不必征求余恒的建议,更不用理会他的想法,说什么就是什么。
若是换了别人,李勋恐怕会这么做的,但是余恒的背景,他有些了解。
余氏是岭南一个不大不小的家族,在当地名望并不显,除了余恒之外,余家并没有族人在丰京为官,家族人员也不多,为官者不过三四人,最大的官也不过一州司马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