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章、去工业化+**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十七章、去工业化+** (2 / 3)
        英国本土的工业总量,较之1918年,也下了跌百分之十八,不过随着北美三国的加入,他们工业总量巨增,掩盖住了这个问题。

        现在法国人是打算利用货币贬值,增加出口货物的竞争力,以此来挽救他们国内的工业!”肯尼迪解释道

        斐迪南无奈的摇了摇头,世界大战过后,德、意两国的国内市场基本上就废掉了,除了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外,其他的工业制品他们可用不起,然后这部产品就全部流入了国际市场。

        奥匈帝国的也好不了多少,只不过他们的赔款压力要小些,总体市场萎缩也是必然的。

        毛熊也不例外,这么多年战争下来,人口都下降了四分之一,国内的经济早就是一团糟了,民众的消费能力早就没了。

        不光是欧洲大陆的市场萎缩,美洲大陆的市场也发生了萎缩。自从美国分裂后,除了军火市场得到了发展,其他行业都发生了衰退。

        一方面是由于各国的独立,关税自然而然的出现了,限制了美国工商业品的流通,加上这个年代美国制造,是比保加利亚山寨货还要劣质产品,除了廉价外,根本就没有多少国际竞争力。

        经济发展不好,民众们的购买力自然也就下降了,独立后的各联邦州大都出现了经济衰退,这个下跌速度远远超过了欧洲。

        这么多个市场购买力下降,全球工业产能过剩,也就是必然的了!也难怪国际媒体,会嘲讽保加利亚的资本家看不清行事,居然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工业投资!

        “将我们准备的好去工业化理论完善一下,然后向英国人推销吧!”斐迪南想了想说

        “是!”肯尼迪慎重的回答道

        “去工业化理论”,并不是说完全的放弃工业,这个时代估计也不会有那个国家会完全的放弃工业化!

        而是推销一种“有限工业化”的思想,即:将国内的工业总量保持在一个幅度,能够满足自身战争年代的最基本所需就可以了。

        主张将不必要的工业,转移到劳动力更加廉价的殖民地,或者是经济落后的国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当然光谈去工业化还不行,还要给出一个合适的理由,环保就不用谈了,这个年代人们还没有这个意识。

        伦敦不是金融之都么?那就让英国人继续发展金融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