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保加利亚政变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保加利亚政变 (1 / 3)
        伦敦之行,比斐迪南要预想的顺利,不但开发了座金矿,同时也加深了与英国王室的关系,对日后帮助匪浅。

        财政危机的爱德华,对金矿的兴趣要比比斐迪南大的多,两人以最快的速度组建矿业公司。

        兴奋的爱德华还打算亲自前往澳大利亚,吓得斐迪南连忙阻止。19世纪澳大利亚可不是什么好去处,穷乡僻壤,完全可以说是蛮荒之地,斐迪南可是很爱惜小命的。

        直等到了次年六月,澳大利亚的第批黄金运达伦敦,斐迪南才放下了悬着的心。

        第批黄金数量不多,只有区区八百公斤,价值也不过十来万英镑,斐迪南和爱德华却很兴奋。

        堆黄金给人的震撼力,要比张支票要强的多。连维多利亚都参加了两人的庆功宴,在金本位的19世纪,黄金的重要性要大大超越后世。

        矿业公司走上了正轨,斐迪南启程返回维也纳,不出意外,每年可以为他创造数十万英镑的收益。

        和刚来时不样,返程斐迪南登陆法国后,就改走了陆路,路上游山玩水,寻访名胜古迹。

        在法国:巴黎的凯旋门,艾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先贤祠,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白天鹅城堡,博登湖,科隆大教堂,多瑙河源,都曾出现过斐迪南的身影。

        直到1885年底,斐迪南才返回了维也纳。这路上,斐迪南获益匪浅,见识了英、法、德这三个当代最强大的国家,从人文地理,到工业发展,都有了个清晰的认识。

        现在三国虽然都在蓬勃发展,不过斐迪南明显感受到了,法国正在掉队,大量的资本汇聚在了金融市场,对实业上的投入已经大大减小。

        而德国正好相反,可能是受德意志地区传统影响,资本家们对虚拟的金融兴致寥寥,心扑在实业上,工业投入力度要大得多。

        走访了圈奥匈帝国,斐迪南发现这个腐朽的帝国,现在运行还是很健康的,完全看不出来有崩溃的迹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