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秤高秤低 (3 / 3)
长期在食堂里做事的人员,除了王馒头以外,还有朱一勺和普奶奶,每天还有两、三个帮工。为什么大伙儿不向别人发火,却偏偏都向王馒头发?
其实,说穿了这里的原因也简单,一是因为王馒头在食堂里是个主事儿的;再一个就是王馒头是个娃娃脸,有肉全长在了脸上。
肤色又白,白里透红的肤色与全队的菜青色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无疑就是“多吃多占”的招牌。
也有人算计着想将王馒头弄出食堂,但所提议根本就没法上队委会研究。
这倒并不是因为王馒头打饭将队干们侍候得好,而是队干部们考虑:谁做炊事员都要多吃点,已经养肥了一头猪,还要再做冤大头去喂一头饿虎?
前世里,王馒头就是以他那白里透红的“另类”脸色,伴随十一队食堂走完了全部历程。
食堂解散后,更严酷的大饥荒继续揉躏着,王馒头也很快回归到面色青黄的人群中。
看到人们为了一口粥争执,腊梅心里也很不好受。但她手里的粮食也有数,不能可着劲儿地往外随,两天随一次,一次一百多斤,一个月还一千五、六。
随到第二个月的时候,队上只剩了半囤玉米了。为了保住人们一顿有个牛眼窝头,腊梅只好每天往里随。春天日长,野菜也少,是最容易饿死人的时候。
队长和保管见粮食每天都不见少,真正地“吃出福”来了,高兴得不行。每天晚上都要到腊梅的小东耳屋里烧香磕头。
清明节快到了。按着习俗,出嫁的老闺女们都要在清明节这天回娘家,给故去的父母上上坟,送去三月十五赶庙会的盘缠。
王贵兰有两个姐姐,这天也要回来给父母上坟。
按照规定,来了亲戚队上得负责管饭。生产队就是一个大家庭,平时自己吃好吃歹都好说,来了亲戚,又是赶在民俗节日里,这顿饭应该做的像样一些。
为了招待老姐姐,也为了在出嫁的老闺女心中留个好印象,王贵兰宣布:
秤出二百多斤麦子,磨成面粉,清明节这天中午吃葱花打卤捞面,回娘家上坟的老闺女也管饭,人人都随便吃,管饱管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