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十章——人生转折 (1 / 4)
可是现在,她才明白来到海城是多么明智,即使这个大学她不理想。
在百度上刷帖子的时候偶然看到一个评论写到“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她一直知道这句话,但是至少觉得这句话说得真好,但是那一刻王燕突然明白了真正的含义,冬夏放假才有回家的机会,往后的几年里是看不到故乡的春秋了。
海城距离德中一千里地,坐高铁也要三个半小时,火车要七八个小时。票价也不低,来回的话要四百块钱,王燕家境虽不贫寒,但是没什么事情就来场说走就走的回家之旅对于她的开支还是蛮大的。
朋友圈里嫂子发了一个小视频,屏幕里强劲的风吹过无边的平原,深绿色的麦浪,像被抖动的毛毯,像是涨潮退潮,那么柔软,那么生机勃勃。
那一刻,王燕无比地想回家,去看看以前都不曾仔细注意过的小麦拔节生长,走向田野,在湛蓝天空下看着一望无际的绿得流油的麦地延伸到远方。然后远远的,薄薄的烟雾缭绕着的,是邻村的平房,红瓦砖墙,在绿和蓝的色调中显得温暖而平和,像是一幅静静的油彩风景画。
就像《草房子》中的油麻地。
净土和归宿。
王燕高中学的理科,其实她文科和理科都行,只是她在的那个课程改革班,学校潜在规定的就是所有学生全部学理。
她抱着一大堆在图书馆里借来的有关传感器和感应设备等方面的书回到宿舍,一点点的啃。
因为她想了好久了,那些在脑子里沉淀的ideas。
虽然学的是经济学,她同时对黑科技技术有兴趣,王燕脑子里经常冒出许多奇思妙想,她有时会跟爸爸交流,这也是为什么王燕的父亲甚至整个家庭对她寄予厚望,觉得她日后一定成才赚大钱。
她那时候什么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想法就全盘托出,即使有些听着就是异想天开,但是爸爸却觉得她很有头脑,事实上日后的作为也确实证实了这一点。
但是王燕不希望别对她寄予厚望,曾经她得了好成绩,回家父母不问就不说,王燕很有忧患意识,没有什么人能够永远坐在第一的宝座上,现在身处末尾的人也未必不是后起之秀。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她想要的是,一个人在别人看不见的角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简简单单地成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