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劫难当头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劫难当头 (2 / 4)
        依《增一阿含经》载,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因贪图释迦族女子种姓高贵,便打算先礼后兵,向释迦牟尼佛的出生国迦毘罗卫国求联婚,当时憍萨罗国强盛,迦毘罗国不肯接受,自认为释种高贵,但不与憍萨罗国联婚,又怕对方起兵。所以就以宰相摩诃男的婢女所生的女儿,假冒为释女公主而与波斯匿王结婚。

        波斯匿王迎娶摩诃男家中婢女所生的女儿之后,见她美貌姣好,极为欢喜,立为**,不久便怀孕,生下一个男儿,长相也颇为端正可爱。按照他们的习俗,需观事实而取名,波斯匿王召集诸相师讨论这位新生太子的名字。大臣们都说:当年大王求亲的时候,释迦族内部争论不休,有的说可以嫁,有的说不能嫁,彼此流离(即交恶、阻止),就给太子取名毘流离吧。

        流离太子八岁的时候,奉父命到迦毘罗城摩诃男家里学习射艺,这时城中释迦族新建了一处讲堂,想请释迦如来及比丘僧前来供养。当时,流离太子率五百童子到那处讲堂,自己坐在准备给释迦佛坐的师子座上。释迦族的大臣们看见后,怒斥他为“婢子”(下女所生之子),然后将他赶出门外,流离太子因此深怀恨意。

        父王死后,流离太子即憍萨罗国王位,旧恨难消,又受恶臣“好苦”梵志的谗言,出兵迦毘罗卫城。释迦牟尼知道后,便在流离王出兵路上的一棵枯树下打坐。流离太子经过,不得不礼敬释迦佛,问他:“那边有的是浓荫大树,佛陀为什么便要坐在这棵枯树底下呢?”

        释迦佛回答说:“亲族之荫,故胜外人。”

        流离王明白释迦佛的意思,于是撤兵还朝,如此两次,流离王的出兵被释迦佛阻挡,但在第三次时,流离王终于无视释迦佛的阻拦,执意出兵,鏖杀释迦族九千九百九十万人,血流成河。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大目健连尊者得知此事,运用身体将五百释迦族人装入钵中,带到天宫,希望他们能躲过一劫。没想到,当他从天宫取回钵的时候,却发现钵中全是血水。

        流离王又逮捕了五百端正释女,准备纳为妾侍而玩弄之,那五百女子却因为流离王是婢女所生,予以严辞拒绝。流离王大怒之下,尽断五百女手足,将她们坑杀。

        释迦族被灭后,佛陀与诸比丘赶到迦毘罗卫城,为被截断手足的五百释女说法,令她们得法眼净而生天上。此后,佛陀去往舍卫城,预言毘流离王及其兵众将于七天后尽当消灭。果然,第七日时,毘流离王率诸兵众及诸婇女在阿脂罗河(印度八大河之一)娱乐,夜半起暴风疾雨,将他们全部淹死了。流离王死后,入阿鼻地狱,其宫殿亦为天火所焚。

        可佛陀信众对释迦族被灭,以佛大神通竟不能救,感到不解。释迦牟尼佛告诉他们说:

        很久以前,在罗阅城里有个渔村,当时闹,很多人只能吃草根,市面上,一升黄金只能换到一升米。按现在的市价,大约300万**才能买到一斤米。

        这个村子里面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很多鱼。罗阅城的人民,都跑去那里捕鱼来吃。

        当时,水里有两种鱼,一种叫“拘璅”,一种叫“两舌”。这两条鱼相互交谈说:我们生活在水里,人生活在陆地上,我们并没有对不起这些人,他们却来吃掉我们,如果我们前世或多或少有一点福德的话,我们一定要用来报复他们啊。

        那时候,村里有个小孩不到八岁,他没有参与捕捞,也没有杀鱼。但是,等这些鱼死在岸上的时候,这个小孩看到了,却感到非常高兴。

        释迦牟尼佛说:你们知道吗?当时罗阅城里面的人民,就是现在的释迦族人;当时的拘璅鱼,就是现在的流离王族;当时的两舌鱼,就是现在的好苦梵志;而当时那个笑哈哈的小朋友,就是现在的我啊。

        当时,释迦族人因为捕鱼吃鱼这个缘故,导致无数劫都如在地狱当中,受各种煎熬痛苦,这辈子还要受悲惨的灭族果报;我当时只是在旁边笑笑,为人们有一顿饱食欣喜,现在就受到果报,头痛得厉害,好像头顶着须弥山一样难受。

        故事讲完了,我感觉只是一个普通的因果故事,佛教的老一套嘛。可转眼看到卫东时,发现他竟然满眼含着泪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