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扼住东洋喉咙的美国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四章 扼住东洋喉咙的美国 (3 / 5)
        中国空军现今,甚至整个二战的主要任务不是去打败东洋航空兵。

        因为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幻想。

        包括43年1月以后,中国战区重新夺回了制空权,其实不过是日军疲于应付太平洋战场和**战场,对中国战场暂时没有了什么战略企图而已。

        ——

        用石油取代煤炭为动力燃料,是20世纪重要技术进步。

        它和蒸汽船淘汰帆舟,**把战列舰从海上霸主的地位打倒一样,在世界海军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大事件。

        1903年,英国第二海军大臣约翰·费希尔,在朴次茅斯港进行了以石油为燃料的试验。

        1910年,在英国第一海军大臣丘吉尔的督促下,格林尼治海军学院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用石油燃料取代传统的煤炭蒸汽动力,可以使舰队的航速提高至25节。由此产生的新型‘快速分舰队’,可以胜过当时出现的任何德国舰队。

        1912年到1914年,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建造,完全以石油为燃料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至此,海洋军舰的燃油时代到来。

        东洋海军使用石油燃料,始于1905年的‘萨摩’级战列舰。

        1913年到1916年设计的‘长门’级战列舰开始搭载重油专烧锅炉,此后东洋海军建造的主力舰,均以重油为主要燃料。

        然而对东洋来说,石油资源极度缺乏。

        即使到了37年中日战争的时候,依然是制约日军扩张的重要掣肘。

        整个37年,东洋石油自产量,北海道接近1万吨,台岛35万吨,北桦太石油租借地(库页岛南)20万吨,本州岛23万吨,总计不到50万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