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破局的机会 (4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破局的机会 (4 / 6)
        所以老蒋在购买苏方飞机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对西方各国战机的购买。

        比如现在枣庄的驱逐机3大队,14架战机里面,11架是英国的‘斗牛犬’。

        而这个时候的苏方,因为中国购买的战机太少。

        甚至向在西班牙战场一样,主动派出大量的飞行员参加中日空战。

        斯大林在会见对军令部次长杨杰上将时,曾经建议:

        “你们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现代化的军队不可能始终依靠舶来品来支撑,特别是飞机,中国有大量优质的硬木,甚至不妨造一些木质飞机;另外中国还应当解决飞机的燃料,苏方可以帮助中国开发陕西、四川、新疆等地的油矿。”

        “我们苏军是用木料制造飞机,你们当然也可以这样做。即使我们给你们200—300架飞机,那也只够2—3个月的空战损耗,况且运送飞机难度很大,一次至少有十分之一的损毁。造飞机并不困难,你们要发展自己的飞机制造业,我们给你们派技术指导,你们只要有木匠就行。造发动机就要难的多,可是我们可以给你们,要多少给多少。”

        “西班牙的情况就是这样。如果建立几个车间,那么一个月就能制造约300架战斗机。如果中国想站稳脚跟,彻底的打败东洋,那就要发展自己的航空事业和炮兵。而不只是靠购买。”

        “英国怕中国胜利,也怕东洋胜利,希望看到你们两败俱伤;如果我是中国人,我就号召本国人民抗战三年而不是三个月。这三年里我们一定帮助你们。你们会有自己的飞机,自己的火炮,有了这些,中国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只是非常的可惜,这么一个及其宝贵的有可能改写中国战史的机会,被老蒋和他的‘猪队友’团队,直接短视的无视掉了。

        等到‘诺门罕战役’结束,苏日两国通过这次战争,互相间稍微摸清了一些对方的态度和底线。

        苏方就开始渐渐变脸,中国也永远的失去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而在现在这一阶段,至少在38年7月的‘张鼓峰苏日战役’之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