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野战大炮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9章:野战大炮 (2 / 3)
        设计水准则是因为他是一伪军迷,对大炮的构造原理,后世的大炮理念,发展历程,是一门清,这是二战时期的日本军工设计师所远远不及的,其差距有无法逾越的鸿沟。

        首先他设计的这门大炮,就不是上刺刀的大炮,而是远远的吊打敌人的家伙。

        所以炮管会适当的加长,不再是九二式步兵炮那么短小无力,像是一门大号一点的高射炮。

        要做到这点,炮管钢的材料就不简单,完全是现代的技术,首先就是电炉炼钢,电渣重熔,再加上锑、钨、锰、钒等稀有金属的助力,他所炼出来的炮管钢,是最优质的合金钢。

        另外他设计的挤压成形连续锻打一次成形工艺,这是后世21世纪才有的技术,对炮管的性能有了显著加成。

        还有他不是采用日本九二式步兵炮那种原始的机械式缓冲技术,而是采用空气弹簧技术炮管短行程技术,原理很简单,而且缓冲效果好,炮管回位快,唯一的难度是套筒材料要求高,工艺精密要求高。

        但是有了这种空气弹簧技术,大炮的重量会大大的减轻,构造简洁,不再是一个方形槽上架一根炮管的形状,而就是炮管直接套在炮弹室上,简洁得过份。

        另外因为设计的射程有五公里以上的最远射程,所以也没有那土得掉渣的炮盾。

        当然,他也保留了高低机,左右方向机,以及水平大角度发射靠调整炮锄的方法,因为大炮很轻,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摆动。

        炮架完全就是现代小车后桥的样式,两个轮毂也是现代汽车的钢轮毂样式,而且是像吉利QQ的轮毂那么小巧。大炮的后坐力,主要是炮锄承受,轮毂小一点没有问题。

        这么一来,最后设计出来的大炮就是一个四不象怪物,轻巧的过份,只有区区150公斤的重量,炮高只有区区不到四十公分,像一挺重机枪更胜过像大炮。

        又射程超远,初速大,精度高,又有那么一点高射炮的感觉。

        最主要的是炮速快,和迫击炮有得一拼,完全不是一般大炮的水准。

        大炮的难点主要就是炮管和缓冲机构,其次就要数炮弹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