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效仿锦帆贼,很中二啊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章 效仿锦帆贼,很中二啊 (1 / 3)
        而在古代想要将箭射的远、射的力足,是要把弓拉开、拉足的,需要极大的力气,没有足够的肌肉支撑,根本拉不开弓。

        所以这个时候的弓弩手那真的全都是技术工种。

        而在各地贼寇之中,弓箭手其实是更吃香,在哪儿都不怕没人收,是那种长枪、刀盾、大棒手不能比的,也就是刀盾手、大棒手可能还会比较吃香一点,像长枪手这样的炮灰,基本上就是遍地抓个人就能当。

        腰上没配双插,但腰间左侧却配有一柄短刀,刀长约有雁翎刀的2/3,刀条是多炼好铁打制,只不过比不上吴水清原来的那把百炼钢刀,但也是一柄好刀,尤其在刀背之处一道血槽深深的刻入,使刀刺入人体之内,能够快速放血,顺利的将刀身拔出,刀身笔直,但在靠近到刀尖处微微上挑,慢慢的变细成尖。

        其次,雁翎刀多是一边开刃,而这把短刀除一边开刃,在靠近刀尖之处亦有约一指长的开刃。

        刀鞘是桦木所制,上有桐油,使刀鞘看起来像是黄花梨木,甚是好看,这刀鞘上的固定配饰并非黄铜,而是坚铁,上有黑漆。

        刀盘呈椭圆形,左右两边皆有镂空,左边图案为一条江河,右边则为一众之山,一握便似握住山河,甚为大气。

        刀柄微微的弯状,符合人体机能,人手握上十分的舒服,用红色细麻绳紧紧缠裹,刀首形状是鹰首,坚铁打制而成。

        手只拿一柄短刀当然不行,所以常备的另外一件武器就被在赵七娘背在身后。

        明国南方都是潮雨之季,藤蔓长得极好,百年以上的古藤遍地都是。

        而当地人也将这优势发挥到极致。

        他们将古藤细挑而出,编制成甲胄、盾牌,然后上数遍桐油,数次阴干,使水不能入,刃不能破,甚为坚韧,而且甚是轻便。

        赵七娘身后背的就是一面藤盾,藤盾直径大约有60厘米,算是一面小盾。

        藤盾中间呈锥状向前突起,再向后收缩,然后快到了边缘之时,又重新向前突起,藤盾之内有握手,可以顺利握住,在边缘对称的两处镶有两根细铁条,绑有皮带,平时便靠它附于背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