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大汉的第一次科举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5章大汉的第一次科举 (1 / 4)
        数日过后,长安各地的官吏抵达了杜县。

        这些官吏大大小小有数千人,皆是原本魏国在关中的官吏。

        这些官吏,官职高的有太守,郡丞,官职低的,有县令,县尉。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吏。

        吏并不是官,它相当于后世的公务员,是最基层的干部。比如狱卒,就是吏,水浒中的宋江,是郓城县押司,做的是办理文书的工作,也是吏。

        在古代,吏的名额,是由地方豪强,地主,大姓掌控的,比如宋江的押司之职,在宋朝时,是由地方上有产业中挑选的。

        生得命好,生在地主家,就可以担任地方的吏,这是不需要考试或者举荐的。

        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讲的就是这个情况。

        由于地方吏的名额是由这些地主,大姓掌控,因此地方能否安定,看的就是这些地主,大姓的品德如何。

        这些人如是品德高尚之辈,便可以为民谋福祉,如品德不行,这些人便会成为恶霸,欺男霸女,侵占百姓田地,兼并土地,地方上由此民不聊生。

        至于科举制度,考的是官,并非考吏。

        而到了到了明朝,科举制度更是大规模崩坏,参加科举落选之人,比如秀才之类,他们可以在地方上担任吏,并且不用交税,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由于地方的吏的名额把持在地方地主,大姓的手里,因此国家能否掌控好地方,一个地方能否安定,全靠派遣的官员。

        如果官员是个清官,忠于百姓,忠于国家,那么就镇得住这些吏,为国家牢牢控制着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