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八章 佛法难渡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六八章 佛法难渡 (4 / 5)
        帛尸梨密多罗向城头合什为礼,吟道:“阿弥陀佛,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谁不有悲性?又所谓谁不欲起悲度众,名字远闻,然无方便,悲不得起,或怖自苦而为声闻,或破自惑而成缘觉,是故直往菩萨起悲第一,起悲方便第一中之第一。

        赵主礼佛之心笃诚,早已明了慈悲奥义,故一扫暴戾,立足河北之初行仁政,颇得赞誉,然则今日为何滥杀无辜?岂不有违佛祖初衷?还请赵主趁未铸下大错,及早回头啊!”

        杨彦听的暗暗摇头,石勒摆明了破罐子破摔,只求逃遁代北,讲慈悲,能让他逃走么?干巴巴的说教毫无意义,不过当时的佛门水平,远不能和后世相比,论起辩论,打机锋,后世佛门的战斗力无可比拟。

        历史上共有十来次佛道大辩论,北魏孝明帝和北齐文宣帝各主持过一次,佛门大胜,尤其是后者,敕道士削发为僧,齐境遂国无两信。

        北周武帝朝,也就是三武一宗中的武,历十一次辩论,结果佛道两败俱伤,武帝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隋朝文帝、炀帝分别组织过一次辩论,佛门一平一胜。

        唐朝的情况有些特殊,除了武则天佞佛,李氏以李耳后代自居,道门天然占有优势,但佛门仍取得了一胜二平二负的不俗战绩。

        元朝,蒙哥汗主持过两次佛道辩论,第一次由少林寺联合不可言说教与**对道教发起攻击,全真道不敌,被迫烧毁以老子化胡经为首的“伪经”经版,退还佛寺三十七处。

        三年后,蒙哥汗命忽必烈于开平府大安阁主持了又一次佛道大辩论,这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为深远,也是最后一次佛道辩论。

        佛教方面:以那摩国师为首,有萨迦派教主八思巴、白教教主二世活佛噶玛拔稀、河西国师、外五路僧、大理国师、少林寺长老、五台山长老、圆福寺长老等300余人参加。

        道教方面:全真道精英尽出,以掌门张志敬为首的两百余人参加辩论,激烈的争辩中,历十七轮辩论,轮轮败北,十七名道士削发为僧,并被勒令焚毁“伪经”四十五部,归还佛寺两百三十七所。

        明清没有佛道辩论,因为儒释道已经三教归一了,三教原来是一家啊。

        杨彦相信,后世的大德高僧随便来一个,都比帛尸梨密多罗要强悍百倍。

        “桀桀桀桀~~”

        果然,石勒怪笑道:“慈悲?孤讲慈悲又得到了什么?不还是国破家亡?你和孤讲慈悲,命都没了,慈悲拿来又有何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