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六章 兵发萧关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五六章 兵发萧关 (2 / 3)
        另一路由杨彦亲领,率两万骑,四万步卒与羌氐两万精骑攻打萧关。

        萧关位于上邽北偏东七百里,隶属雍州安定郡,是关中的北大门,萧关并非如阳平关、剑阁等作为一个关塞存在,而是以秦长城为基础,依托秦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有点类似于青州的穆陵关,过萧关折向东南,经安定、新平、冯翊可抵长安。

        两军约定于长安城西的上林苑旧址、建章宫废墟会师。

        北路军人数略多于南路军,又有千牛卫存在,战斗力还要强一些,这倒不是杨彦厚此蒲彼,而是关中大族林立,刘曜做不到全控关中,扶风、始平两郡大部由当地大族控制,据杨彦估计,大族即便不来投,也未必敢于与明军为敌,多半采观望态度。

        以日行八十里的速度,十天长途跋涉。萧关那雄伟的身姿展现在了眼前。

        十一月中,北国进入了隆冬时节,大地覆盖着残雪,千里不见人烟,杨彦心知拖廷不得,羯人与鲜卑人随时会由蒲坂踏冰强渡黄河,眼下抢的就是时间,在全军安营扎寨的同时,他领着千牛卫去往萧关主隘探查地形。

        萧关位于六盘山东麓的天然峡谷内,虽非绝壁,却险峻雄奇,四周雄峰环拱,深谷险阻,关南有泾水流过,极其易守难攻。

        当杨彦一行数千骑出现于关下之时,关城周围果儿山、玉皇山、城东塬。。三座高峰上的烽燧燃起了冲天狼烟,关城则金鼓齐鸣,三大烽燧与数座城障遥相呼应,把关城围在正中,高下纵错构筑成一立体防御体系。

        欲攻关城,必先破烽燧,而烽燧建于制高点,常规攻打的难度,或许比不上攻打武关,却绝不逊于出岐山道,好在烽燧狭小,仅能驻两三百人。

        《汉乐府.鼓吹曲》有云: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

        寥寥数语,道尽了萧关之险。

        杨彦率部止于果儿山烽燧,向上唤道:“孤乃明王,请朱将军出来答话!”

        萧关守将是赵国平南将军朱纪。。此人曾是刘岳旧部,在刘岳弃武关逃回长安之后,刘曜调朱纪驻防萧关,约有兵力三万。

        城头军卒纷纷现出了紧张之色,赵军与明军作战,一败再败,连失南阳襄阳,再失武关秦州,明军又驻于峣关,威胁长安,连续数年,刘曜都不遗余力的攻打,不仅没能攻破峣关,反于关城下,伤亡达数万之巨。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匈奴人的嚣张气焰受到沉重打击,不敢再对明军有任何轻视,甚至还有些恐惧,毕竟匈奴人自比为狼的子孙,而狼虽然凶狠,可是别忘了,狼没有虎的尊严,没有狮的威武,也没有豹的傲骨,这是一种欺软怕硬的生物,把狼驯服了,不就是毛茸茸的泰迪么?

        一名将领探出头来,警惕的应道:“请明王稍待,本将这就给朱将军传话。”

        杨彦于关下耐心等待,不片刻,一员须发皆白的老将从烽燧探出了头,向下略一拱手:“某朱纪,明王何事而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