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八三章 算缗之祸 (1 / 4)
不仅仅是民间的财富量在增长,明庭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因着工业的发展,**收入暴增,又因国企的蓬勃壮大,净利润也是节节攀升,明庭有足够的钱粮去支撑长时间的战争,出于练兵的目地,些许粮米的消耗根本不在话下。
如今的明国,就是财大气粗。
由襄阳到洛阳,约七百五十里,并不是全程水泥路,路面只铺设到一半,按前世四车道的省道标准铺设,当然了,质量是不如的,不过车辆的辗压也不如现代严重,基本上能抵平。
收费标准以两百里为基数,马匹等牲畜五钱,车辆二十钱,或同价值的谷帛,城与城之间设有收费站,为防止明朝那种打着官府旗号。实则为私家商队过路的漏洞出现,除非官吏本人带着印信可以免费,家眷亲属过路也收钱,但同时,又每季按级别分发过路费补贴。
如果收了费,可以起到补偿作用,要是没收费,就等于福利,是额外的收入,广受欢迎。
除此之外,军事调动和信卒飞报也不收费,另在道路两侧,已经逐渐建设起了驿馆,主要是用以安置在战争中的伤残老兵,提供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还能方便往来商旅,一举两得。
当半个月后。。回到洛阳的时候,已经是洪武元年的三月了,也即公元225年,杨彦穿越来的第六个年头。
洛阳仿如一座巨大的工地,得益于徐龛带回的十五万人口,到处都在建设,却唯独没有建设城墙,因为在杨彦看来,坚城并不能带来实际上的安全,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当敌军有能力兵逼都城之时,实际上这个国家基本上完了,既便筑有城墙,也只是拖延多久的问题,如唐都长安,宋都开封,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
还有元朝大都,顺帝弃城而逃。
当然了,明都北京不在此列,因地处于边塞。。就必须筑有坚城,防备北方的游牧骑兵。
同时,城墙守护的不是平民百姓,而是官僚权贵,就等于人为的制造了阶层的分野,在明清之前,很多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住城里的,大多是依城而居,住在城外,只有战乱的时候,才被允许进城躲避,城池的意思,在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宫城或内城,外城叫廓,不具备防御能力,如建康的外廓篱一样,粗略的划定一个范围。
城和廓,连在一起,才叫城廓,简称城。
第三个原因则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会一圈圈的无限膨胀,并随着火器发展,城墙变得毫无意义,建设城墙纯属劳民伤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