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三零章 杨彦父祖 (1 / 3)
杨彦发了一通真假难辨的脾气,最终还是没能拗得过裴妃和荀华,任由她们各自带着孩子留在建康,主要是他回去就要称王,紧接着要发动对刘曜的作战,确实没什么时间呆在家里带孩子。
同时为了母子安全,他带来的万骑,留了五千骑给荀灌,使得守卫建康的兵力超过了一万五,其中骑兵占一半以上,具有相当强的突击能力,分驻于府邸和覆舟山,互为倚角。
张访被改任为了明国驻晋国特命全权公使,这是与庾亮、王导等重臣协商的结果,相当于驻外大使,可全权代表他,恰好朝庭也需要一个与杨彦沟通的渠道,因此张访留在建康,具备了合法身份,杜弘被任命为副公使,协助张访,军权依然掌握在荀灌手里。
年后不久,沈恪带着沈氏族人近千渡江北上,迁往叶邑,将按占田制授田,因沈家人数过多,那点点田根本养不活自己,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把家族折分,以单户的名义领田,沈家变成沈家庄或沈村,宗族的力量会逐渐削弱,这也是杨彦的初衷之一。
而尤芒的山越被杨彦挑了五千出来,将带回江北,其余全部安置在了义兴周家的故地上,那些占了地的乡豪均在元日之前退还了土地,毕竟东海军威名赫赫,杨彦又是个心狠心辣的主,谁都担心会被杨彦盯上。
至此,沈家留下的约有六千余部曲佃户,山越也有近万,杨彦将以这一万多人试点,搞农业合作社,由张访主持,杜弘协助,资金缺口由裴妃承担。
当一切都安排好之后,杨彦于一月底踏上归途,裴妃哭的如个泪人般,与荀华拉着柳兰子,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杨彦。
实际上柳兰子跟在杨彦身边,她们是放心的,以柳兰子的身份和遭遇,只会死心塌地的跟着杨彦,还不用担心日久生情。
杨彦很是劝慰了一番,才把裴妃劝了回去,虽然以裴妃当时的情绪,他觉得自己有可能把裴妃带回郯城,不过他没有这么做,他认为这个问题应该让裴妃自己考虑清楚,而不是因一时的情绪失控,在路上生出悔意。
舰队早于数日前就先赶往了江乘,做渡江的准备工作,上下游数十里均有船只警戒,以防荆襄水军突然来袭,杨彦在两日后领着步骑万余赶到了江乘,足足花了两天,全军才渡了江,向北行进,舰队则向大江下游驶去,自行回返沂水。
足足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二月中旬,杨彦回了郯城,天色尚是下午,因此按惯例,召集诸僚属议事,首先杨彦通报了建康之行,接下来了解了这段时间青兖徐三州的近况,然后把一封家书给了刁协。
这是刁协子刁彝托杨彦带回的书信,火漆完好,杨彦并未折封,刁协看过之后,什么也没说,只是长哎了口气,目中现出了感慨之色。
这时,崔访给刁协打了个眼色,便拱手道:“府君立国称王乃民心所向,刻不容缓,祭坛也已于南郊十里垒砌,不过……宗庙之事还须府君定夺。”
“这……”
杨彦有些为难。
天子七庙,诸候王五庙,杨彦称王,应该先立五庙,也就是向上加封五代,但问题是,他出身微寒,哪来的五代先祖啊!
阶下众人相视一眼,刁协拱手道:“世人皆猜测府君出身于弘农杨氏,不知府君可能回忆起什么?若能认祖归宗,亦是美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