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零六章 冲入建康 (1 / 5)
皇甫方回是著名医学家皇甫谧之子,素有贤名,属于不得志的士人,早年投靠了陶侃。
因陶侃极为重视陶瞻出镇广陵,故遣来任陶瞻的长史,辅佐行事,这时便道:“此言不妥,使君远在广州,由此过去,哪怕风平浪静,也须月余,再由广州过来,筹备粮草船只,兵力调动,皆需时间,哪里来的及?”
悍将毛宝也道:“使君于广州练兵,是为讨伐王逆,确是不可轻动,但以广陵兵力,难以抵挡东海军,况东海坐拥三州,而广陵只区区一郡之地,既便一时抵住,又能撑多久?“
阶下一片沉默,双方的力量悬殊太大了,更别提东海军素有以弱胜强的传统,如今以强击弱,优势更明显,有些将领甚至有过刹那的投降念头,不过看看陶瞻,又不敢提。
陶瞻为陶侃爱子,素被视为衣钵传人,若是投降杨彦,陶侃说不定能活活气死。
弃城而逃也同样不可行,与投降的后果没什么区别。
陶瞻眉头紧皱,仿如陷入了绝境,实际上自他坐镇广陵以来,也知道自己处境不妙,积极与江东各大士族联系,以期获取有力臂助,但回应都极为冷漠,几乎没有士人搭理他。
毕竟在士人眼里,陶侃和杨彦都是一路子货,都是寒门出身,甚至细细想来,陶侃还不如杨彦,哪怕剔除掉杨彦的疑似弘农杨氏身份,也是实打实的丹阳人士,搁在现代,就是北京户口啊,天子脚下,皇城根人,哪怕一开始他住的是茅草屋,那也天生自带光环。
而陶侃是奚人,活动范围在鄱阳湖一带,在当时,就是南蛮,很多士人直接在背地里称呼陶侃为奚狗,其诸子凶暴虓武,互相残杀,也为士人所不喜。
与陶侃相比,杨彦却是文采菲然,不说颇多妙语,试问各家士人与庶族豪强谁没读过三国演义,哪家的女郎娘子的枕头底下没有一本西厢记?
更逞论他谱出了诸多乐曲,在北方又大败羯人,算是为侨姓士人报了仇,因此随着杨彦的势位上升,在建康士人中,还有很有一部分不得志的对他抱有好感。
“府君,某有一策!”
这时,皇甫方回拱手道。
“哦?快说来听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