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土法治阑尾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土法治阑尾 (2 / 4)
        这其实不能说葛洪与鲍姑的医术差,主要是腹痛的原因千奇百怪,古人受限于见知,难以有效诊断,只能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大概开个方子,治好了,是走运,治不好也很正常。

        毕竟中医是经验医学,纯靠搭脉诊断几近于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都是依据即定病例结合搭脉来推断,而且中医治急症是有些吃力的,如果没有长期的行医经历与系统性的经验,几乎就是束手无策。

        “哎哟~~”

        荀崧虚弱的痛呼道:“稚川先生,老夫是否病入膏荒?若果是如此,烦请实情告之,老夫也好及早安排后事。“

        ”阿翁~~“

        荀灌焦急的唤道。

        “这个……”

        葛洪夫妻俩却是陷入了为难当中,做医生的,最怕诊不出病因,胡乱开药是能吃死人的,而且穷病和富病的差别很大,俩口子长期扎根于民间,诊的病多以穷病为主,荀崧则是富贵之家,对于富病,他们并不了解。

        鲍姑试着道:“要不妾先给荀公扎几针,看看能否止了痛。“

        葛洪却是看向了杨彦,招呼道:”贤侄,你可能看出荀公病症?“

        数道目光射向了杨彦,充满着怀疑之色。

        不过那两个医官并未多说,主要是当时的医生地位很低,在先秦时代,医生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国语·晋语八》曾言:上医医国,其次医疾,固医官也。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医者将治理国家为职责,位同于官员。

        但随着士大夫阶层的崛起,医生却未能成为其中员,反而降为百工之,社会地位落千丈,沦为贤君子所不齿的贱工。

        太医只列于朝庭的方技官,地位低下,正史记载绝少,往往只在百官志或者方技列传里略有提及,如张仲景开辨证论治先河,撰《伤寒杂病论》,被尊为医圣却不见于正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