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五八章 积压的纺织品与存“资本”的仓库 (1 / 5)
青黄不接的现象,在工业社会的小民身上已经消失了。
因为工业革命之前,必先有农业革命,粮食产出的巨幅增长,工业品丰富,已经让小农感受不到何谓青黄不接了。
何谓青黄不接?稻子麦子最贵的时候,就是田里水稻绿了,地里麦子要结穗了,眼看差一俩月新麦子就要收割上市了,偏偏家里断粮了。
这个“青黄不接”之时,就是粮价最贵,囤积居奇的粮店,米店假捂盘惜售创造“真紧缺”“还会涨”的市场情绪,一边拉抬一边放的“出货期”,是最适合放**的阶段。
眼看杨白劳家要饿死了,黄世仁就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做笔好生意。
别说压房压地,压闺女都得借!
可青黄不接的现象,在现代已经从小农身上“消失”了。
现代社会,粮价似乎一年四季都是稳定的,一年年都是稳定的平稳上涨。
但那只是从小农经济下的小农身上消失了,青黄不接的时段性,在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在南北美订单农业下的农场主那里,依然明显。
现代的农场主,就是古代的小农,依然在经历着作物“收购价格”的波段性“青黄不接”。
简单来讲,就是5月大豆收割,收购价最低,一个巴西种植10公顷大豆的农民,亩产200公斤,5月收获大豆3000吨。
巴西五月大豆收购价格,一袋不到50雷亚尔,吨价只有260美元,3000吨总价78万美元。
到了七月,吨价就会上升到280美元,到了八月,北美大豆眼看要收割,这就是“青黄不接”之时,整个美洲大豆库存见底。
此时世界市场豆油与饲料需求一旦攀升,饲料商与加工商就要补购大豆,会造成大豆价格疾速攀升。
巴西大豆的每吨价格,或许就会一举突破300美元,350美元,400美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