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降陈逸兵进鲁国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五章 降陈逸兵进鲁国 (2 / 2)
        陈逸道:“现隐居高平,年近八十矣。”

        刘备这两年手不释卷,并多与宿儒、名士倾谈,对张俭的事迹大体了解。这张俭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是山阳郡高平人,与刘表是同乡,同列“八及”,“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意思是能引导别人改变人生目标和信仰。张俭任山阳东部督邮时,因宦官侯览家属仗势在当地作恶,遂书弹劾,触怒侯览,侯览、曹节与曹操曾祖父曹节不是一人等宦官诬陷李膺即天下楷模李元礼、范滂音旁、张俭等人为部党,天下缉捕。

        李膺不愿意逃亡,道:“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自赴诏狱,在狱中被拷打至死。

        范滂也不愿意连累友人及老母,道:“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入狱前对其子道:“吾欲使汝为恶,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路人听了,无不痛哭流涕。范滂遂被杀,年三十三岁。

        张俭则弃家逃亡,官府缉拿甚急,张俭望门投止看到门就仓促投奔,许多人为收留他而家破人亡,郡县残破。孔褒、孔融兄弟曾因收留张俭获罪,兄弟二人争死,朝廷杀孔褒。

        中平元年公元一八四年,黄巾起,党锢解,朝廷赦免党人,张俭回到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张俭皆推辞。献帝初公元一九零年,百姓饥荒,张俭家勉强温饱,倾家荡产赈济乡邻,存活百人。

        陈逸自告奋勇自己去请张俭,刘备准许,不过没有抱太大期望。张俭历经忧患,对功名利禄已不再热衷,恐怕很难请他出山。历史曹操掌权后曾强征张俭为卫尉,张俭虽然被迫任,但终日闭门不出,不参与政事,一年多去世,终年八十四。不过既然陈逸如此积极,刘备也不好打消其积极性,令人备了安车、厚礼,又亲笔写了书信,让陈逸带人前往。

        陈逸推荐的孟建、应玚、和洽等人,除了和洽已经加冠外,孟建和应玚都是不满十八的少年。刘备命人带了陈逸和自己的书信,前往延请,辟和洽为从事中郎,邀孟建和应玚至青州学宫游学。

        陈逸来投,鲁国六县,刘备据其二。鲁国疆域和济北国差不多大,形状有点像一条竖着的鱼,半身汶阳、鲁县、卞县三角形排列,下半身驺县、蕃县、薛县自北向南基本呈一条直线。卞县为臧霸所占驺县、蕃县原为黄牛、周豹所占,两人投奔曹操,此二人成为刘备曹操间的缓冲区最南端薛县为陶谦所占。

        陶谦还则罢了,臧霸不容小觑。本年四月,臧霸趁泰山太守应劭北攻击刘备之时,袭占费国六月,又击破南武阳,攻占鲁国之卞县在刘备说降应劭的同时,又挥兵南下,夺取南城。臧霸拥五县之地,又火并阙宣,拥兵万人,实力大增。虽与陶谦在沛国被豫州联军击败,但只是战略撤退,实力并未受到太大损失。

        曹操数次派人暗中拉拢臧霸,臧霸未予回应,但也未将曹操密使擒杀。

        刘备与臧霸早有盟约,又有瓜分泰山之交情,这次得北方良马,送了五十匹给臧霸,只叙情谊,不提他事。

        臧霸实力虽然膨胀,但头脑却很清醒,正苦谏陶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