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徐公明奔袭雁门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二章 徐公明奔袭雁门 (1 / 5)
        田豫先后击破马超、胡才等,合计俘获精壮万人,骑士与战马各数千刘备以徐晃为裨将军,领骁骑军四千六百骑,辖庞德、薛伦、张南三部庞德为骁骑校尉薛伦原为韩暹帐下,正式就任军司马张南原为卫靓殄寇军之曲军侯,立功进入刘备视野,这次也提拔为军司马刘备命徐晃、张辽率骁骑、荡寇二军,沿吕梁山之西北行,绕过太原,急袭雁门。目的是封锁曹操从太原北逃雁门之路这也算是种另类的迂回了徐晃是河东人,张辽是雁门人,对并州地理相对熟悉,又从高顺军中抽调并州人加入二军,确保不会迷路刘备本想委派身边智士跟随参谋。但贾诩年老,郭嘉体弱,荀攸也近四十岁,恐怕很难耐得住这种长途奔袭的辛苦刘晔身体还不错,但现在广陵陈登处参赞军机刘备寻摸一番,最后将殄寇军参谋法正叫来法正入殄寇军后,与卫靓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在卫靓征讨张琰、大战潼关、击破马超历次战斗中,迭出奇计,让卫靓赞叹不已刘备问法正可愿与徐晃、张辽北袭雁门法正踊跃道:“千里迂回,袭其后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此奇计也。正愿参与。至于辛劳。。又何足虑?”  法正未满二十,身体年轻耐折腾,在贾诩、郭嘉、荀攸都无法前往的情况下,算得上是最合适的人选了刘备遂表法正为参军校尉,与徐晃、张辽等人组成军谋部,遇有大事,可开会商议徐晃不论是年龄,还是职位,都是当然主帅人选刘备明确二军以徐晃为主,授予决机之权,可便宜行事一旦徐晃决定,全军必须坚决执行,不可违逆刘备叮嘱徐晃:“曹操狡诈如狐,处事果断,若战不利,必远遁漠北,将军当长驱速进,不可迟缓。”  顿了顿,咬牙道:“将军千里远征。。粮草未必可继,一切都由将军自决,无须顾忌。”  要想进兵神速,又是从黄土高原上行军,辎重后勤肯定跟不上,徐晃在路上只能自筹粮草。军纪肯定不用指望了另外,从皮氏北上西河郡,多有异族部落,近万骑看似不少,但对妇女亦可挟弓的异族部落而言,根本不起眼徐晃这一趟可谓前途未卜,险阻重重能不能穿过大半个西河郡顺利到达雁门都不好说,更别提还要按期到达了如果到的晚了,曹操已自太原遁入雁门,徐晃就算是白跑了为给徐晃争取时间,刘备这边的操作也很关键如果攻势猛烈,曹操可能会放弃太原早遁如果进攻故意放缓,跟曹操对耗,一是有可能引起其怀疑,二是若推进过慢,在徐晃已到雁门和太原之间时,刘备尚被阻击在太原之南,则双方难以形成夹击之势,徐晃还可能被曹操先行击破。徐晃北上之计,也是贾诩、郭嘉、荀攸在明了刘备必要消灭曹操的指示后提出来的。

        三人与诸将反复讨论进攻节奏,务求迷惑曹操,将他留在太原。

        刘备已得到袁绍派沮授攻破上党、擒杀任峻的消息,急派高顺、陈禄取端氏、阳阿、濩泽三城。

        高顺、陈禄自翼城东下,取端氏、阳阿。濩泽却为吕翔所占。

        濩泽入河东,仍需经过阳阿,也不算失了地利,最多是地利与袁绍共之。

        现在若自河东攻上党,跟袁绍自上党攻河东,困难程度差不多。

        这倒不怪高顺、陈禄,而是沮授攻势太过迅速所致,且当时刘备军还与曹操纠缠,尚未通过紫金山一线,也无从东下。

        刘备又派翊武中郎将公孙俱挑选旧部数十人。深入太行山中,去寻张燕。

        张燕与袁绍议和后,一直在诸山谷中潜伏,休养生息。

        曹操入并州时,曾派使者见张燕,说其来投。

        张燕好言谢之,但并未答应。

        张燕并无割据为王之野心,只想投得明主,长保富贵。

        如袁绍,张燕认为其并非明主,故不愿投。

        如曹操,虽明略极优,然新失根基,复起不易,尤其是在被雄踞四州的刘玄德刻意针对之下。也不可贸然投靠。

        天子被害,群雄兼并,第一个被盯上的乃是河内张杨。。低调的张燕则被放过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