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山村旧事 (1 / 3)
董坤源扶起了自己的孙儿,爱怜的把董啸抱在怀里,“孩子,怎么,还哭了。”
董啸摇摇头,说道,“没有,爷爷,我是感动,我是触景生情。一想到,几万名祖先睡在这片土地下边,我就有点不能自己。”
爷爷懂董啸,这是一个性情的孩子,这是一个值得托付,能够承担的孩子,只是,他还需要时间,需要成长。
或许,未来有一天,他真正能懂得,生命中重要的是什么,他应该做些什么。
但这对于一个刚刚二十一岁的孩子来讲,实在太沉重了。如果是他,也是想这一天,来得晚一些。
董坤源笑了,他虽然已经七十一岁了,但身体非常好。
他在心底说,“孩子,你去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吧。爷爷再不济,给你守护到80岁,再传到你父亲身上,你父亲守到75岁。我们,等着你。”
华夏大陆之人讲究**,死后也要选一位聚福之地,以利子孙后代,这大梦山,确实是一座宝地,背靠巨大的太行山脉,旁边是奔腾不息的漳河水,再往前是浩大无边的母亲河黄河,大梦山本身,林深草密,珍贵的树木草种、动物禽类不讲其数,是一座方圆两百多公里的深山大岭。
爷爷董坤源在小的时候,给董啸讲大梦山和潞城的故事,总要翻起那三个最令人恐怖的故事。
而这恐怖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当代,也就是董啸父亲董承乾他们那个年代。
这第一个故事,是狼的故事。狼的故事年代很长,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绵延了近四十年。
大梦山多狼,多到数不清,但大梦山太深太大,狼不犯人,人不犯狼,狼与人,倒也相安无事。那时节,潞城农民垦出的农田,也仅仅到大梦山脚下,就止步了。
这里边有个传说,说四十年代末的时候,开始大规模向大梦山垦田,放火,烧山,人向大梦山要粮食。田就垦到了山脚下。
有一天,大梦山脚下一个小山村里,最勤奋的一位农妇,乘着天刚微微亮,就出发去垦田,把田给挖松软出来,以备秋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