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赵昀的改革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7章 赵昀的改革 (2 / 2)
        同时赵昀还有相处了一个安置这些官员的好地方,那就是建立国有经济,赵昀仿照在山东的模式,建立了一些纺织厂和丝织厂,还有陶瓷厂,然后将官员安排到这些地方,他们也算官员,但是完全脱离了统治百姓的位置上,开始成为为朝廷挣钱的人。

        这个举动立刻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传统的文人,认为这是在羞辱他们,如果让他们去牧场或者驿站任职都可以,他们都可以接受,但是让他们去纺织厂、陶瓷厂做官,很多官员无法理解。

        但是赵昀有手段的同时,也有决心,对于那些不服从安排的官员,赵昀的手段非常简单,那就是直接废除官职。

        虽然改革让朝堂有些动乱,但是赵昀的改革还是非常有成效的,将奴隶这条道路渐渐i的堵死了,同时文官和军队全部分离,保证了军队的独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地方官员无法做到军政一体了,这样的好处就是保证了皇权。

        统治赵昀积极鼓励商人行商,创办工厂,这是赵昀最原因看到的,并且赵昀出台法令,明确了商人的赋税,避免地方官员随意征税。

        赵昀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军政,民政,司法分开,但是现在还无法做到民政和司法分开,地反官府主政官员还是法令的执行者。

        赵昀知道改革不可能一下子完成,而且难度是非常大的,这个时代有这他的不同,但是赵昀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他手中的绝对权力,他可以避免出现王安石变法的悲剧,因为赵昀手中有军权。

        而且赵昀现在的所有改革,都没有触动核心利益,那就是地主的土地没有少,这才是关键,这个时代的财富就是土地,只要地主阶级手中的土地还在他们手中,改革就没有进入核心。

        赵昀可以削减庸官,也可以废除奴隶,也可以让文官不再统领军队,这些都可以执行,但是如果赵昀对地主们下手,那就会遭到极端的反对了。

        王安石变法的最大障碍就是想要保护自耕农的利益,但是他手中的土地有限,人口有非常多,于是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如果按照后世赵昀的看法,王安石的最大失败就是没有跳出眼前的小圈子,当时宋朝的弊病是土地兼并,被地主占据,自耕农土地少,佃户和农户太多,王安石无论是使用什么八法,都解决不了问题。

        赵昀的想法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土地少了可以发开,此时的北方土地大量闲置,还有为被开发出来的湖广一带,湖广之地可是天下粮仓。

        到了明清的时候,湖广被开发出来了,就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赵昀要一方面扩展土地,迁移百姓,另外一方面就是积极开发新耕地。

        开发新耕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修路,只有路修通了,自然就会有人去耕种生产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