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初接触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11.初接触 (2 / 3)
        在国人的概念里,奢侈品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其实,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从社会意义上看,是一种个人品位和生活品质的提升。经济学将奢侈品定义为对其需求的增长高于收入增长的物品。它涵盖范围可能很广,从人参、名牌手表到豪华汽车,都可能是奢侈品。不过,通常人们认为奢侈品是那些非常昂贵的物品,即大部分人消费不起的物品。有些奢侈品既不是必需的又没有实际用途的昂贵物品,如名牌箱包、高级成衣和高档汽车。

        然而这种想法并不完全正确,最起码,享受更好的生活是没错的,而奢侈品往往就和更好的生活挂钩,很大程度上,能否用得起奢侈品,就代表你的生活水平是否达到了某一个层次,所以消费奢侈品没错,但无节制无度的消费,甚至打肿脸充胖子,那就大错特错了。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发展,国人越来越有钱,也越来越喜欢购买奢侈品,这无疑增加了我国消费者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目前为止国人境外消费奢侈品已经是全球第一。国人强劲的消费能力使众多国际奢侈品牌对我国市场信心倍增,纷纷加快开辟新店,拓展二三线城市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我国最初对奢侈品的认识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的明朝,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和庞迪我来到京城,将两座自鸣钟作为礼物献给了明神宗朱翊钧,自此,国人对奢侈品的情缘就此展开。到清朝时期,因为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启蒙,成立了清宫造办处。主要是为清朝王室制作各类奢侈用品。

        上个世纪中期,我国的高端消费市场发展遭遇停滞,但是改革开放后,西方高级腕表、皮具、珠宝如潮涌进入国内,曾经一度我国顾客对舶来的奢侈品盲目崇拜,几乎来者不拒,被很多西方品牌轻视为只认品牌、很好应对的有钱人。

        当然,事实上并非如此。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行为也会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奢侈品本身,也是随着时代不断变化的。奢侈品这种东西的概念本就是不断延伸的,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代表产品。例如在咱们国家,上世纪80年代,对人们来说“奢侈品”就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三大件”,此后便渐渐衍变为了电视机、电冰箱与电话。也就是说,这些物品从初期人们印象里的“奢侈品”,转而成为了如今的必需品。

        其次,奢侈品的受众是少数人群,即社会的财富精英。由于奢侈品的炫耀性特征,如今在我国的普通工薪阶层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普遍现象:攒上几个月乃至半年的工资去专卖店买一件类似于lv一类奢侈品牌的服饰或包,然后穿着或带着去挤公交车。这成为现阶段中国一部分奢侈品消费人群的显著特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鼓励有能力消费奢侈品的人群,努力培养他们的文化理念和贵族气质,以最终让奢侈品消费回归理性,成为市场正常运行的一部分。

        最后,就产业性质而言,奢侈品消费行业实际上是一个精英行业,它更多代表的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我们享受奢侈品的同时也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顶级消费品往往是与成功的品牌、过硬的质量、优秀的设计理念乃至历史积淀、文化传承联系在一起的,而昂贵的价格却是最后的因素。也就是说,奢侈品不一定是最贵的,贵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奢侈品。从更深层次来看,奢侈品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其实说了这么多废话,要说奢侈品,大抵上,是有这么几个特点的。

        首先是富贵象征,奢侈品牌的品牌魅力是富贵豪华的。奢侈品源于拉丁文的“光”。所以,奢侈品应是闪光的,明亮的,让人享受的。奢侈品通过其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传达了这些内容。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说,奢侈品是贵族阶层的物品。它有地位,有身份,有高人一等的权力。它是贵族形象的代表。如今,虽然社会民主了,但人们的“富贵观”并未改变,奢侈品牌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本能需求。譬如,“劳斯来斯”汽车就有贵族车的象征,所以它就是奢侈品,汽车里的奢侈品。

        然后是视觉感,奢侈品牌所服务的产品必须是“最高级的”。这种“最高级”必须从外观到品质都能逐一体现。奢侈品的高级性应当是看得见的。正因为人们对其奢华“显而易见”,它才能为主人带来荣耀。所以说,奢侈品理当提供出来更多的“可见价值”——让人看上去就感到好。那些购买奢侈品的人完全不是在追求实用价值,而是在追求全人类“最好”的感觉。“奔驰”汽车如此;“香奈儿”时装也如此。

        像是我们国家流传的“财不露白”的理念,其实就和奢侈品是背道而驰的。奢侈品,讲究的就是一个表面风光,你先别管里子如何,面子上,一定是要足够光鲜亮丽的。而传统华夏文化里,低调、中庸才是主流思想,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奢侈品在国内虽然不断发展,却终究还是难以成为主流的原因之一。

        再然后是个性化,奢侈品牌往往以己为荣,它们不断树立起个性化大旗,创造着自己的最高境界。“奔驰”追求着顶级质量、“劳斯来斯”追求着手工打造、“俪丝娅relleciga”追求着时尚性感奢华、“法拉利”追求着运动速度、而“凯迪拉克”追求着豪华舒适。他们独巨匠心,各显其能。正是因为商品的个性化,才为人们的购买创造了理由。也正因为奢侈品的个性化很不象大众品,才更显示出其尊贵的价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