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61.超市 (2 / 3)
超级市场的业态模式各种各样,绝大多数的类型都是以价格折扣为导向,这种导向由经营的商品属和采取的连锁经营方式所决定,即基本生活所需商品的属是低价格、高周转,而连锁经营的方式又使其低价格的销售成为可能。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快,市场竞争益激烈化,的业态分化是必然现象,因此,能够更好地抓住顾客,满足不同顾客的特定需要是零售业不得不考虑的首要问题。
在超级市场中最初经营的主要是各种食品,以后经营范围益广泛,逐渐扩展到销售服装、家庭用杂品、家用电器、玩具、家具以及医药用品等。一般在入口处备有手提篮或手推车供顾客使用,顾客将挑选好的商品放在购物篮或购物车里,到出口处收款台统一结算。
除此以外,超市的特点还主要表现在商品均事先以机械化的包装方式,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的重量和规格包装好,并分别摆放在货架上,明码标价,顾客实行自助服务,可以随意挑选。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设备。便于管理人员迅速了解销售况,及时保存、整理和包装商品,自动标价、计价等,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销售数量。商品品种齐全,挑选方便。人们可以在一个商场内购买到常生活所需的绝大部分商品,免除了许多麻烦。自动标价、计价、结算效率高,也节省了顾客的时间。而且由于商场的经营效益好,降低了成本,所以商品的价格相对也较低廉,受到广大顾客的欢迎。
超市还可以根据销售产品进行分类,有大概几种分类。
第一种,传统食品超市,是从传统食品开始的,并在实现消费者一次购足商品的需求上迈开了第一步。.传统食品的营业面积一般为300~500平方米,其经营的商品种类一般是食品和用品。其中食品占全部商品的70左右,但食品中生鲜食品的构成不足30。
它的功能集中了食品商店、杂货商店、小百货商店、粮店、南北货商店等传统商店各自的单一功能,使之综合化。传统食品的主要目标顾客是家庭主妇,它是传统小商店的取代者,也是最初的原始模式,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最早发展起来的5002左右的,都属于传统食品。由于传统食品仅仅是对传统小商店的替代,其商品经营的综合度不高,无法真正满足一次购足所需商品是它的最大缺陷,而这种缺陷集中地反映在无法综合地经营生鲜食品。当新的业态模式如标准食品和大型综合纷纷进入市场时,传统食品就面临着巨大竞争压力而处于劣势。
此时,传统食品具有的唯一优势是距离居民区近,具有购物上的便利,然而,当便利店的规模发展起来以后,这种便利优势也就让位于便利店了。从世界范围来看,传统食品的市场空间缩小是最快的,因此,这种超市不可能成为的主力业态。
第二种,标准食品超市,标准食品也称生鲜食品,其经营面积一般在1000平方米左右,与传统食品不同的是,它以经营生鲜食品为主,其营业面积的50~70以上要用来销售生鲜食品,可以说标准食品实际是在传统食品的基础上,强化了生鲜食品的经营,因此,它对传统商店是一个内容和形式上较为完整的现代化替代,为保证消费者基本生活用品的一次购足创造了最初的、较为完整的条件。
标准食品虽然初步满足了对消费者一次购足生活必需品的需要,但同样面临着被大型综合等替代的危险。从国内的况来看,由于受消费习惯、收入水平、保鲜技术、冷冻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以标准食品为发展模式的连锁企业没有一家取得成功,即使是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并在经营生鲜食品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外国公司,如本的西友、荷兰的阿霍德在1999年也被迫退出了我国的上海市场。但标准食品在发展中遇到的这些困难并不影响人们对标准食品的认识,要成功发展是不可能超越生鲜食品这个阶段的,经营生鲜食品一直是我国超市界追求的目标。
然后是大型综合超市,大型综合是标准食品与折扣店的结合体,衣、食、用品齐全,可以全方位地满足消费者基本生活需要的一次购足。
其营业面积可以分为两类大型综合营业面积为2500~6000平方米;超大型综合营业面积为600010000平方米或以上。对超大型综合来说,还需要配备与营业面积相适应的停车场,一般的比例为11。
大型综合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第一、经营内容的大众化和综合化,适应了消费者购买方式的变革——一次购足;
第二、经营方式的灵活和经营内容的组合,它可以根据营业区域的大小,消费者需求的特点而自由选择门店规模的大小,组合不同的经营内容,实行不同的营业形式。低成本、低毛利、大流量,是大型综合的经营特色。它不经营品牌商品和贵重商品,一般经营的都是大众常的消费品,毛利由市场决定,所以价格不会高。在这种况下,大型综合要想取得盈利,就只能采用低成本的方式经营。
例如,员工数量比百货商店少,服务项目也不应比百货商店多;不设导购员;没有送货上门服务等。例如,**在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广“大型综合”的概念,即“一次购足、超低售价、免费停车、自助服务和新生鲜优质”。其卖场面积约为10000平米,配备员工500~600人,人均购买次数为1.5万人次,经营1.8万种商品,并越来越多地实现采购当地化。这一全新的经营模式在京城、沪上已经获得成功,2001年在京城的一家门店的销售额就超过6亿元软妹币,在沪上也己开办了6家店,今后还将继续布点开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