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师徒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28.师徒 (2 / 4)
        什么叫儿徒呢,师父师父如师如父,师父教手艺,同时还要传人脉,师父不仅仅要让徒弟活下去,还要活得好,而徒弟呢,也把师父当自己的父亲一样,就相当于是第二个父亲,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关系。当然了,在如今这个年代,这样的师徒关系已经很少很少了,但不代表没有。在一些传统行业里,这种传承关系还是存在的。

        尤其是相声这样的传统艺术圈里。

        而金子呢,其实就是儿徒。

        有人或许会说,儿什么徒啊,金子花了钱的。是,是花了钱了,可问题是在,在那个年代,几千块钱能买什么?即便比后世的几千块钱价值要高,但是能买到前途吗?能买到安身立命的本事吗?学校还收钱呢,学校只能教一些文化知识,问题是出身社会,有几个是能靠学校那些知识吃饭的?学校的教育,只是基础,真正的高层建设,还是得学生自己来完成。但老郭这里就不一样了,教你本事,带你演出,花钱捧你这后面的价值是多大呢?是那几千块钱就能买下来的吗?

        开玩笑!

        而且换个角度讲,正常的儿徒,头几年学艺是完全没有任何收入的,不仅要给师父干各种活,逢年过节还得孝敬师傅,最多管你顿饭,好几年以后看你这人可以,才开始教本事。想要真正学成,根据行业不同,最起码也得六到八年,甚至十多年的也不少见,但在老郭这里呢,虽然同样要干活,逢年过节当然也得孝敬,但问题是只要来了,老郭在进行简单的基础教育,感觉合适的时候就会开始传授更高级的本事,这个过程,如果按照清朝时候的规矩,一个相声艺人想要开始自己撑场子,起码得三十往后看了。

        没有三十,根本没本事一个人单干。

        但在老郭这里,十几岁就让你上台,等到了三十的时候,经验已经很丰富了,已经可以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明星了。

        光是这时间上节省的部分,就是金钱难以衡量的。

        再说另一点,周方远曾经在网上看到过,金子说什么契约精神。周方远就感觉这个很可笑,你也知道契约精神啊,那你拜师的时候,知不知道自己是儿徒呢?就算一开始不知道,后来难道也不知道吗?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写下合约,但拜师茶也喝了,师也拜了,这是不是就等于有了一份口头上的契约了?你花钱花时间学艺,师父教你本事,给你铸造人脉关系,而你把师父当第二个父亲,这是不是一种无形的契约?那这个契约你为什么不遵守呢?

        当然了,这些都不重要,毕竟时代变了,人各有志,再说了孩子会长大,慢慢的翅膀硬了,就算是亲爹亲妈有时候都管不了,何况师父呢?可最大的问题是,他判出的时间严重不对。

        原时空,周方远记得很清楚,那时候正好是老郭和京城电视台有了矛盾,各大电视台开始封杀老郭,刚刚有些起色的事业貌似要就要崩溃,可以说正是老郭以及这个班子最困难的时候金子判出了。

        而且一判出就立刻宣布和老郭没有任何关系,不仅如此,还在各种节目中大谈特谈老郭的不好,一副落进下石置之于死地的架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