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帝国”的崩塌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51.“帝国”的崩塌 (3 / 4)
        事实上,微软在涉及手机行业之前,并没有任何创新而言。微软从电脑跨行到手机初期的系统是WindowsMobile,可以说微软的手机系统几乎是按照电脑系统做的,无论是打开网页还是程序都相当繁琐,用了微软系统的诺基亚缺少了很好的用户体验,自然被更多的消费者抛弃。

        最后,就是公司决策的失误。

        其实早在2007年,诺基亚率先在全球推出了移动互联网Ovistore,这比水果的AppStore早了1年。随后大G推出了GPy,水果和大G的应用商店成功证明,不要试图产业链通吃,而是要开放合作,但是诺基亚并没有。

        与水果、谷歌努力打造的开放平台想法,诺基亚转型过程更像是一次以互联网为目的的垂直融合入。为推出基于位置的服务,诺基亚花费巨资收购导航软件企业、地图企业甚至相关的运营网站,但这种整条产业链通吃的模式并没有增强诺基亚在互联网世界的竞争力,在砸了150亿美元巨资之后,诺基亚Ovi战略归于失败。

        诺基亚走向衰落并非一两个原因,其实早在NWC2014上,诺基亚就尝试推出了自己的安卓手机,效果却差强人意,诺基亚的安卓手机不仅没有让诺基亚回光返照,更是榨干了诺基亚传统手机十几年形成的巨大品牌价值。

        另外,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诺基亚的衰败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欧洲、芬兰无法再为这个产业提供最好的生态系统。当诺基亚成为移动通讯行业的巨头时,芬兰为它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系统,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对研发的投资、对市场的准入、对推广诺基亚产品很有利的欧盟G**标准。在那时,硬件是移动通讯业的核心,一部手机多数附加价值都基于硬件,而诺基亚的硬件和通讯技术做得非常好。

        但是当软件开始在手机行业占统治地位、数字化内容跟手机设计绑定在一起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数字化内容大都是米国生产、驱动的,欧洲的软件开发明显且完全落后于米国。

        硅谷为成长于90年代末的数字科技发展所提供的环境,比欧洲好太多了。那里有数字化内容,可利用的风险资本,大量的研发投资,单一的数字市场。而在欧洲,市场是非常碎片化的,甚至直到周方远重生前,情况依然没有变化,甚至还闹出了嘤国要脱欧的事情。当年的手机拼的是通讯技术,是基站,是卫星,后来的手机拼的是处理器,是屏幕,是UI,是AI,是云服务,是各种创新功能。这方面,欧洲显然无法提供太大的助力,偏偏诺基亚还在想着如何守住旧领地的时候,新玩家已经在其他方面开疆辟土。

        它不死谁死?

        其实如果换个立场来想,诺基亚确实是可惜了。

        毕竟他是很多80后和90后的童年啊。

        在前世的07年以前,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在手机界里不亚于后来的水果和三星。

        但很可惜的是,无论是前世还是晋升,它们的辉煌只停留在人们的回忆里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