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12.国内电影市场 (3 / 3)
人们第一时间肯定能想到,肯定是国人兜里有钱了,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自然而然会升级到精神需求之。
这个判断当然不算错,但并不全面。实际,个世纪80、90年代,国门初开,国人面对的化产品虽然远不如现在的琳琅满目、千百怪,但也称的丰富多元,电影仅仅是众多化产品的一类。武侠、西方经典、流行音乐、卡拉oK……可谓各领风骚,电影并不算特别突出的一类。
为何到了近几年,电影和电视剧集能够屡屡成为大IP,一部电影映可以成为街头巷尾、络社交的心话题呢?
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证据,看看能够给我们的观察提供更长时间跨度的国家——米国。
知道米国电影市场什么时候最红火吗?
经济危机期间。
在世纪30年代,米国大萧条期间,全美只有1万5千家影院,却贡献了7亿美元的票房。当时一张电影票的价格是0.1到0.15美元,这意味着当时米国家庭平均花在看电影这件事的开销是25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大萧条期间,每个米国家庭一年要看150到250场电影当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人们愿意花更多的钱在“廉价的非必要物”,这种现象经济学界称其为“口红效应”。
这种经济理论认为,每当经济不景气,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和消费行为等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得如口红这类廉价化妆品和化类的产品出现热卖。
不仅是在米国大萧条期间有这种现象,“9.11”事件发生后,雅诗兰黛的营销数据也印证了这种效应。而米国近代经历的7次经济危机,其有5次恰好都是电影市场的繁荣期。南鲜娱乐产业的异军突起也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这些事例不都是巧合。究其原因,在经济低迷期,人们没有更多的财力花费在投资和大宗消费,为了寻求安慰和消磨更多的空闲时间,会在廉价消费品和娱乐化消费花费更多。
08年爆发的米国金融危机,是自世纪米国大萧条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经济大衰退。这次空前的危机使13万亿美元、20%的米国家庭资产化为乌有。
然而,来自尼尔森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08年第三季度,米国人看电视的时间07年同期多了5个小时,平均每月142小时。一个米国家庭每天耗在电视机前的时间更长达8小时18分钟,打破了尼尔森自世纪50年代开始统计的收视时间记录。
当时有评论说,米国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看电视。
当然国内的情况另当别论,和经济危机关系不大,这里且不说其他原因,只说这个市场的发展,让周方远充满了信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